徑山老僧看看杭嘉和,又看看小掘一郎,來回倒了那麼幾眼,手就抖了起來,聲音也隨之發起抖來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老僧眼花,一點也沒有看出來,這位太君,看上去,實在是和我們中國人一模一樣的呢。阿彌陀佛”這麼念著,老僧就一步步地往後退了下去——卻被小掘一郎一聲喝住道:“和尚且慢,這一碗茶,才剛剛喝了一個頭呢,你怎麼就退了下去?莫不是聽說日本人在此,就嚇破了膽?“
老僧一時怔住,看著杭嘉和,說不出話來。倒還是杭嘉和從容,說:“老師父,這裡不是還有我嗎?不是新知也是舊友了,我倒是想喝一喝貴寺往山的二道茶呢。”
徑山老憎回過神來,方說:“十方香客,竟為佛徒。想當初,八百年前,貴國多少高僧還專門東渡來此學習佛法,何曾有過害怕一事。來,上茶!”
小掘一郎的臉沉了下來,一聲不吭地走出了門外。
他沒有想到,這個杭嘉和,除了冷漠,性情還如此刻薄。小掘一郎在中國呆的時間不算短了,還沒有一個人敢用這樣的聲調和他說話。他固然不能忍受李飛黃的奴顏,但也不能忍受杭嘉和的傲慢。他能夠聽得懂杭嘉和每一句話裡面的夾槍帶棒,這就是他多少天來等待著的智慧的較量嗎?他看著四周的群山,想:應該開啟天窗說亮話了!
這麼想著,他把他的那張陰沉的臉收拾乾淨,重新戴上那副從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假面具,走進僧房,說:“還是這位徑山老師父說得有理啊,今日我們所說的大東亞共榮圈,其實八百年前在此地徑山就已經實現了。想當初,我們本土的聖一法師和南浦法師,早在南宋年間就來到此地山中,拜虛堂和尚為師,學習佛經,一住就是五年。歸國時不但把往山茶和徑山茶宴以及鬥茶之低一併帶入本土,還把貴國的茶臺子和茶道具也一起帶了回去。那些茶盞,就是今日的稀世珍品天目盞。聽說在你們杭家,還保留著一隻,還是我的茶道老師羽田先生親自送給你杭先生令尊的呢,有這麼一回事嗎?”
杭嘉和欠了欠身子,高聲說:“有啊,怎麼沒有呢?說起來這隻茶盞還是宋王朝的官窯所燒。也是因為我父親當年救得羽田先生一命,先生無以回報,故而才物歸原主的。後來父親和羽田因為茶事不和,當著羽田先生的面,憤而砸了。那條盞一分為二,羽田先生倒也不曾因此而拔出刀來殺了我父。那茶盞倒是被我據好的了。不瞞你說,我今日還一直後悔鍋了那茶盞呢。“
“你杭嘉和也有後悔之事,聽來倒叫人新鮮。”
“普天之下沒有人,哪有物?再無有比人最為珍貴的。如今一些人,說起來也是知書達理之輩,卻是殺人如麻,心如虎狼,只不過多披了一張人皮罷了。我聽說有一個號稱漢學家茶道學家的日本軍人,為了一隻崇越年代中國的青花瓷器,就可以一槍打死一個逃難的中國孕婦。如此說來,這隻天目茶盞,保不定有一天會把人害死在哪裡?物既傷人,要物何用,還不如當初父親一下子砸了時大家乾淨呢。“
此時僧房中除了他們兩個,已經沒有其餘人了,小掘一郎也顧不得再循序漸近了,漲紅著臉,逼進了嘉和,說:“杭嘉和,你給我想明白了,你在做什麼?”
小掘一郎以為這一下子杭嘉和會拍案而起,與他大吵,這樣倒也好,先發洩了怒氣再說。誰知他一挨近嘉和,嘉和突然愣住了,盯了小掘一眼,別過臉,半天說不出話來,臉就明顯地發白,嘴角也抽搐了起來。好一會兒,他端起了身邊的茶碗,一飲而盡,就走了出去。
小掘一下子就明白,嘉和是想起誰來了。
他驚慌失措又氣急敗壞地衝了出去,一把揪住了嘉和的肩,問:“他跟你說了什麼!他跟你說了什麼!“嘉和生氣地用力一彈,掙脫了小掘的手,喝道:“這是我們的事情。”
小掘愣了一下,感覺到了自己的失態,拍拍手,自我解嘲地說:“是啊,你of的事情,我不感興趣。”這麼說著,悻悻然地踱開了腳步,走出廟門,突然一股憤怒襲來,轉過身大聲喝道:“杭嘉和,你出來!”
他本來是想說——杭嘉和,你知道你是在和誰說話!可一出口,變成了——杭嘉和你出來!
但杭嘉和對他的指令置若罔聞,他看不見杭嘉和的單薄的身影,只得嚥了一口怒氣。山林的氣勢一時化解了他剛才的塊壘,他對自己說:這正是我想像中的徑山啊
站在往山高峰,眼見天目山自浙西境蜒而東下,一直駐於餘杭長樂鎮西,山勢宛如駿馬奔突而下,在此驟然勒馬挽組,東西兩徑又如馬組盤折扶搖而上,直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