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繼續做此等友善的交流和往來”
當然友善不友善,那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越南步兵團臭名昭著,但是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卻是無可厚非,因為法國人在越南也不太乾淨。
當然英國人也不示弱,透過英文報紙向全世界人喊冤,大倒苦水,大力地中傷中國,希望國際社會出來維護正義。
在美國,美國一部分人民被迫英國人的眼淚感動,走上街頭向中國政府抗議,要求中國人撤出地中海的軍艦,撤出歐洲的越南步兵團,議會議員提出一些提案,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進行譴責。
但是也僅止於此而已,要讓美**隊重新加入這場戰爭,沒有一個美國人會同意,美**隊卻加速了撤退。
這邊利用輿論進行交鋒,在地中海,一場海戰已經打響了。
中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有三個分艦隊,除了第三艦隊長駐地中海邊之外,其餘三個分艦隊軍艦全部出動,以四艘航空母艦、六艘戰列艦6艘重型巡洋艦,12艘輕型巡洋艦以有12艘驅逐艦,30艘潛艇組成的艦隊向地中海邊駛去。
雖然這支艦隊的艦隻並不算多,起碼比起英國的本土艦隊在數量上稍有遜色,但是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輕視這支艦隊,因為這支艦隊並不是傳統的艦隊,不以大口徑炮擊為主,而是以水下和天空的攻擊為主,艦炮只是輔助。
目前為止,航空母艦能夠進入實際使用階段的只有中國的這四艘航空母艦,美國海軍雖然也有航空母艦,但是都是用其它船隻改裝而來的,而且飛機技術跟在中國有一定的差距。
英國也有一艘“百眼巨人”航空母艦,是由建造中的客輪“卡吉林”號改裝的,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但是這跟中國海軍全新設計和建造的航空母艦是沒法可比的。
當中國的艦隊進入紅海的時候,英國人就坐不住了,他們的本土艦隊從斯卡帕弗洛港駛了出來,結束了作為存在艦隊的生涯。
同時,在地中海的中國海軍第分三艦隊也開始對在直布羅陀海軍基地的英國地中海分艦隊發起了攻擊。
直布羅陀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直布羅陀海峽北岸,扼大西洋和地中海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直布羅陀海峽長90公里,寬12公里至43公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海上通道。
中國海軍進入地中海之後,中國海軍無意進入大西洋,而英國人忌憚於中國的飛機,也暫時無力收復地中海,
而且中國人雖然佔據了地中海、蘇伊士運河,但是並沒有切斷這條航線,一般的貨船無論是何國籍還是可以通行無阻的,因而收復蘇伊士河和地中海對於英國人來說並不是很急迫。
就這樣,在戰爭中,中英兩國的軍艦以阿爾沃蘭海中線為界,互相不侵犯。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英國的本土艦隊傾巢而出,因此,第三分艦隊的司令林永漠認為,有必要趁英國本土艦隊到達直布羅陀海軍基地之前,將這個基地搗毀,消滅英國直布羅陀分艦隊。
英國人的直布羅陀海軍分艦隊已經得到了加強,以四艘主力戰列艦為主,另外還有六艘輕巡洋艦。
而第第三分艦隊有兩艘戰列艦,兩艘重型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以及15艘先進的潛艇。
中國海軍的第三艦隊還有另外一個優勢就是有空軍的飛機和潛艇的支援,另外軍艦安裝有成熟而先進的火控雷達、聲納等現代化裝置,而英國的軍艦還停留在靠大口徑火炮轟擊,靠光學儀器和人眼瞄準,沒有空中的支援也沒有水下潛艇的支援,而且也沒有聲納等反潛裝置,對潛艇的攻擊無可奈何。
基於這一點,林永漠才敢於向英國海軍的直布羅陀分艦隊率先發起攻擊。
阿爾沃蘭海北界為西班牙南岸,南界為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北岸,海區東西長370公里,南北寬170公里。
7月12日,這一天的早晨,天空中下起細雨,就像從天空垂下的雨絲,均勻地灑在阿爾沃蘭海的廣闊海面上,被海水的微波所吞沒。
海面上除了瀟瀟的細雨之外,還有幾艘貨輪向直布羅陀海峽駛去,還有幾艘不大不小和漁船在飄蕩。
在細雨之下,船隻雖然來來往往,但是卻顯得非常安靜,那些散佈在海峽上的礁石,被雨洗得光潔黝黑。
在阿爾沃蘭海靠近地中海的尋一邊,中國第三艦隊正在排著雁形陣向阿爾沃蘭海駛來,剛剛靠近阿爾沃蘭海,起碼有兩條漁船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