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但兩年之後——1958年秋天,北京城楓葉如醉的季節,也許祖國大地上充滿了生機的沸騰生活,使這位在美國土地上寂寞的七旬老人傾向神往,他給老朋友李濟深寫了一封長信。在此信的結尾部分語重心長地說:“中國有句古語曰:樹高千尺,葉落歸根。”表示了他意欲返回社會主義祖國的願望。

李濟深很快地把從北美洲傳來的資訊,報告了周恩來總理

第二年——1959年10月,程思遠作為港澳地區參加國慶十週年慶祝活動的代表團成員,第二次回到國內。周恩來總理於10月25日下午3時,又一次在閣會見並宴請了程思遠。

當話題又轉到李宗仁意欲歸國的問題上,因其中不僅糾葛著國共兩黨根深蒂固的鬥爭,而且還牽涉到中美、中蘇和世界上其他國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周恩來總理深思熟慮地說:“李宗仁先生要回來,我們是歡迎的。但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適當的時候,李宗仁先生可以到歐洲走一走,你去見一見李宗仁先生。把你見到的一切和他的想法,都好好談一談。”總理還談到了李宗仁回國之後生活上的安排,和將來在工作、出國旅遊方面的一些設想。

程思遠聚精會神地聽著周總理親切的話語。做為一個還生活在香港的前國民黨高階官員,他此刻由衷地接受了總理所提出的這一切。從這裡,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對於海外的愛國民主人士的政策,並不是引誘他們來歸的一種手段,而是真誠的希望。希望他們能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觀,逐漸地成為人民隊伍中積極的一員。

歷史留下了遺憾(4)

程思遠回到香港後,他把自己的想法寫信告訴了李宗仁

1960年9月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潔女士受李宗仁的委託,非常秘密的從美國飛到了香港。

郭德潔告訴程思遠說:“德鄰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到大陸去。他總是在重複著那句話:樹高千尺,葉落歸根。這一次我回來,他一定要我把一些珍貴的文物交給你,要你務必轉給祖國”

1963年12月9日,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安排,李宗仁由美國飛往義大利的首都羅馬“旅遊”,後又飛抵瑞士蘇黎世,與闊別14年之久的程思遠第一次重逢。

他們通宵達旦地長談

李宗仁堅定地對程思遠說:“我們不能再像斷了線的風箏似地,浮萍浪跡,飄泊西東。我是中國人,當然要回中國去。但是,蔣介石那個中國,是與我無緣的”

當程思遠把1959年10月周恩來總理那次談話的全部內容轉達給他的時候,他激動得眼睛都有些溼潤了。他非常感慨地說:“我們這些人,過去也有雄心抱負,立志要幹一番事業。不過這些理想今天看來,是渺小的,因為他還沒有脫離我們個人的範疇。你見過我前些天接見《歐洲週報》記者奧古斯托·馬賽麗的談話麼?”

程思遠說:“我在離開香港之前,才看到香港《正午報》上發表的摘要。”

李宗仁接著說:“我說我像蔣介石、國民黨一樣,是一個失敗者。惟一的區別是我並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真正地不放在心上是不容易的。共產黨、周恩來這樣的人,才是真正不把個人的得失放在心上的。他們想的是全民族,包括他們也包括我們;包括今天,也包括未來。這正是中國的希望之所在。這是共產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成為眾望所歸的緣故。

這一年的冬天,從我國西北地區發出的一聲轟然巨響,又震動了整個世界。中國人民突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爆炸了一枚原子彈,莊嚴地宣告了:美蘇兩霸靠原子彈訛詐來混日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一樁樁喜訊接踵而至,不能不使雖然身在國外,但已經把自己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李宗仁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他那種要為祖國盡一點公民義務的想法,又鼓舞他在致書給美國總統肯尼迪,強烈要求美國政府面對世界的現實,迅速改變對中國的政策之後,於1965年2月12日在美國《先驅論壇報》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勸告美國政府不要沿著錯誤的路線走下去,應該效仿戴高樂將軍的法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封公開信的發表,使臺灣的蔣介石集團十分震驚。

同年3月18日,李宗仁的廣西舊友原國民黨桂系的第二號頭領、曾任臺灣國防部長的白崇禧突然從臺灣發電報給李宗仁先生,指責他:“旅居海外,迭發謬論,危及家邦,為親痛仇快”

李宗仁知道白崇禧此舉,是蔣介石的唆使而為之,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