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怎麼一回事。三千人,應該就是士迪佛立指揮下的上海洋槍隊了。黃翼升只知道李鴻章打算借用洋人的船隻撤退到上海去,根本不知道留在上海的洋槍隊居然跑了過來!李鴻章不是和英國將軍士迪佛立簽訂過協議嗎?說是洋槍隊不得進行離開上海三十英里的遠征,為何洋槍隊跑到這裡來了?難道上海被太平軍攻陷了?想到這裡黃翼升只能把自己所瞭解的告訴了楊滬生。“司令員,這支洋槍隊應該是由英國將軍士迪佛立率領的駐紮在上海的洋槍隊。據我瞭解這支洋槍隊有三千多人,以前是在美國人華爾率領下於太平軍作戰的,自從華爾在鎮海戰敗並投奔了我方後,上海的洋槍隊就成了一盤散沙,被英國人士迪佛立透過李鴻章給收編了。現在的洋槍隊應該有三千士兵,三百苦力隊一百名水手還有洋人和醫務人員組成,裝備了四十多門大炮,數千支洋槍,另外還有兩艘蒸汽船——“吉卜賽人號”和“熙春茶號”,二師他們面對的應該就是這支洋槍隊了,其他洋槍隊還沒有這麼大規模。至於他們怎麼從上海到這裡來的,我真的不知道。不過根據李鴻章和士迪佛立所簽訂的協議,這些洋槍隊不應該離開上海三十英里的。”
楊滬生聽的有些暈頭轉向都要氣暈了。不應該離開上海的洋槍隊卻偏偏出現在自己面前,而且還是在自己追擊李鴻章的最關鍵時刻!阻擊部隊並沒有做好與敵人進行大規模炮戰的準備工作,就李鴻章一心想要逃回寧波他也不可能讓前鋒部隊攜帶大批的火炮,現在在前面的二師和榮一師一團兩支部隊合起來也不過是隻有六門六零迫擊炮,炮兵主力部隊現在還在十里之外呢!讓他們怎麼壓制洋槍隊的炮火?看來只能儘快地解決面前的敵人,迅速消滅被包圍的李鴻章了。
“傳達我的命令,榮一師一團現在暫時編入二師戰鬥行列,服從二師沈師長的指揮,沈師長必須堅決給我把洋槍隊阻擊在雙尖山北面,不得讓李鴻章從他們防區突出去,配合主力部隊全殲李鴻章,為此二師和榮一師的一團就是付出再大的犧牲也在所不惜!二軍炮兵團將加強給他們,並儘快地趕到雙尖山沈師長那邊去。你馬上過去告訴沈師長,就算二師全部打光,只要保證全殲李鴻章,戰打完我保留二師的編制,優先給他補充人員、裝備。要是他,他媽的讓敵人跑了,叫他狗日的拿腦袋來見我!主力部隊以後將沒有二師這塊牌子!讓他好自為知。去吧。”說道最後楊滬生簡直是要朝二師通訊參謀大聲吼叫起來了,兩道濃眉緊緊地擠到了一起。
“等一下。”黃翼升叫住了轉身要走的通訊參謀,轉頭朝楊滬生小聲說道:“司令員,是不是可以從這裡再抽調一些人到雙尖山去支援二師?三千洋槍隊中步兵沒什麼好擔心的,不過洋槍隊的大炮可是相當厲害的呀!一炮過來樹倒牆塌塵土飛揚,再加上包圍圈中的淮軍必然做困獸之鬥,我們這邊他們打不過會不會聽到北面的炮火拼命朝雙尖山猛攻?那可是兩萬部隊啊!靠二師和榮一師的一個團可以頂住兩方面的敵人嗎?我們現在手頭還有預備隊,是否應該先增援雙尖山?”
黃翼升以前在李鴻章手下鬱郁不得志,建議是提了不少,可李鴻章真正採納的沒有幾條,到最後耳朵聽的太厭煩了,乾脆請黃翼升留在了死地臨海!這讓梗直的黃翼升傷透了心,心底無數次發誓以後再也不提什麼建議了。可自從到了溫州部隊後,楊滬生對黃翼升一直都十分尊重,某種程度而言甚至是尊重的有些過分了,黃翼升原本冷卻的心再一次燃燒起來,不停地提出自己的意見,而楊滬生每回都是點頭稱是,有不同意見的也當面提出,倆人私下探討一番,只要楊滬生覺得黃翼升說的合理,最終還是會接受的。這讓黃翼升心裡極為享受,以前所發的誓言早不知拋到什麼地方去了。這次見楊滬生光顧著讓二師頂住敵人的猛撲,除了把後面的炮團調上去卻沒有別的什麼辦法,黃翼升愛提意見的老毛病再次發作,又勸起楊滬生來了。什麼是參謀長?按照楊滬生所說的參謀長就是諸葛亮式的人物,既然司令員對自己信任,把自己當成了諸葛亮,雖然自己沒有諸葛亮那個才氣,但怎麼說也得在旁邊給司令員支支招,不時地提醒一下司令員啊!
楊滬生望著面前的小山頭髮了會呆,終於說道:“不成啊參謀長,雙尖山只能靠二師他們自己的力量去防守了,這裡的預備隊暫時不能動用!誰知道李鴻章會不會在逃不出去的時候突然反芻我們一把呢?到時候手上沒有個預備隊拿什麼阻攔他?而且現在部隊已經分成了兩部分,要是再增加雙尖山守軍,我們攻擊部隊將大大減少,怎麼保證迅速地結束圍殲戰?我相信二師將士憑自己的力量一定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