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的巴伐利亞王太子魯普萊希特的D集團軍群。西班牙戰線法爾肯海恩將軍統率的擁有兩個集團軍的西班牙集團軍群。而整個西線則在坐鎮梅斯的威廉皇太子殿下統領,目前麾下有7個集團軍。
1917年戰局向著朝我們不利的方向發展。短暫出現的在俄國的混亂好像僅僅給我們帶來一絲希望,可惜的是這絲希望轉瞬而逝,現在看來俄國的局勢已經趨於平靜,在俄國前線敵人已經集結了大量的軍隊,迫使我們的戰略重點移向了東方,烏克蘭和波蘭可能成為下一輪爭奪得焦點
在地中海,隨著中國軍隊佔領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羅得島,南線(巴爾幹戰線)的開闢,協約國可能對歐洲展開的作戰活動是1918年夏季最主要的作戰活動,而不是隻起輔助作用。我認為,根據協約國的戰略,摧毀義大利、奧匈帝國可能先於摧毀德國。
大西洋戰局至少在1918年夏季將如同往常一樣平靜,雖然所有證據都表明英、美兩國正在組織登陸法國,但在六月底之前,在沒有消除德國本土艦隊威脅前,英美兩國無法做好所有準備,這時候聯軍向法國海岸發動攻擊幾乎是不可想象的。英吉利海峽終年氣象變化無常,據統計,一年中海峽風浪比較平緩,適合登陸得季節只有五六月和九月。考慮到這點,我們可以相信,英國發出的威脅,至少在九月之前,可行性很低。進入九月後,英美兩軍登陸,就是擺在威廉皇太子殿下面前迫在眉睫的問題了。
勿庸置疑,加萊將是敵軍最有可能選擇的登陸地點,加萊地區距離英國最近距離只有三十三公里,從加萊可以走最短路徑進入德國,我軍必須加強這一地帶的防禦。但加萊附近無大型港口,特別是沒有貨運港口,如在加萊登陸,為了保障物資補給,必須同時佔領距離加萊一百八十公里遠的安特衛普與兩百公里外的勒阿弗爾。考慮登陸作戰的難度,我軍在加萊半島部署的大量軍隊,這樣的計劃顯得極為艱鉅。可以想象,任何一點進攻受挫,英美聯軍登陸戰也將隨之陷入停頓,他們的失敗不可避免。
除此以外,可能的登陸地點還有第厄普地區、諾曼底地區和比利時的澤布拉赫地區。諾曼底距離英國比加萊遠,但我軍在諾曼底防禦較為薄弱,並且諾曼底距離科湯坦半島頂端的瑟堡港較近,距離奧恩河口不到八十公里。雖然有這些有利條件,根據現有協約國軍隊的運載能力以及長途海上運輸的風險而言,選擇這些地帶登陸的可能性不會很大。但考慮到還有這種可能,為此,我們建議威廉皇太子殿下加強諾曼底防禦力量,尤其是炮兵與裝甲兵
西班牙的戰局到現在還沒看出任何變化的跡象,如果協約國大規模在葡萄牙登陸,擊敗西班牙跨越比利牛斯山進入法國,那麼比利牛斯山對協約國如何保障後勤來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只須少量部隊佔領各山口、涵洞,那裡的戰爭將曠日持久。最後,真正決定同盟國命運的,還在地中海,因此,海軍應重點調查協約國的運輸問題。
地中海方面,聯軍雖然在巴爾幹登陸,但考慮到這一帶地形複雜,聯軍要穿越群山進人匈牙利平原,最後才能直入德國。並且,俄國在這裡有著廣泛的利益,俄國人歷來將自己作為東南歐的斯拉夫人仲裁者,如果聯軍從這裡登陸,必將引起與俄國的矛盾,引起協約國之間的衝突。這也是為什麼1917年巴爾幹登陸後,聯軍一直沒有將戰事擴大的原因。
隨著中國軍隊攻佔西西里島、撒丁島、科西嘉島,大批軍隊進駐這些島嶼,海軍艦隊在亞得里亞海頻繁活動,海空軍對薩倫蒂納半島、利科薩角、薩勒諾、格羅塞託的攻擊,我們預計中國軍隊登陸歐洲大陸的日子即將來臨。按照兵力部署態勢,可能被選擇為登陸場的有巴爾幹地區、義大利還有普羅望斯,這裡卑職更傾向義大利。
從情報上看來,在中地中海,中國集結了第一、第三集團軍群,第一集團軍群總部設在羅得島第三集團軍群總部設在撒丁島,另外在西西里島設定前進指揮部。根據電子偵察,撒丁島上空也經常可以聽到由營到團直至集團軍的無線電通訊,從無線電通訊中,可以得知島上駐紮有三十到三十五個步兵師,按照中國師規模,撒丁島上中國軍隊兵力在五十萬上下。偵察機在撒丁島觀察到島上建有巨大輸油碼頭、貨車車場、輸油管道、儲油罐、發電站,這些將能保障中國軍隊登陸歐洲後需要。
以卑職愚見,這次中國軍隊佔領亞平寧半島的各大島嶼,大有包圍義大利的態勢,結合聚集英國的美英軍隊的動向,兵力數量上比英美軍隊相比不佔優勢的中國軍隊在將要來臨的入侵歐洲的整個大局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