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機場內,每天飛機從早到晚訓練造成的噪音汙染,使得羅得島上的母雞都不會下蛋了。島上居民為此進行了強烈抗議,可是為了徹底消滅邪惡的同盟國,他們的母雞隻好做出一定犧牲,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新成立的地中海第三戰列艦艦隊就部署在羅得島,第三戰列艦艦隊由新晉升為中將的章騫擔任司令員,在薩洛尼卡,在奧特朗托,章騫指揮的巡洋艦隊屢次擊敗敵人艦隊,尤其是奧特朗托海戰,用巡洋艦擊沉無畏艦,這實在太振奮民心了,在奧特朗托海戰之後,功勳卓著的章騫提升為戰列艦隊司令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過讓眾多海軍將領妒忌的是:第三戰列艦艦隊只有兩艘戰列艦,但這兩艘戰列艦卻是1915年初下水,經過一番海試後,1915年底才投入現役的“岳飛”號、“李靖”號戰列艦。
“岳飛”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達到了三萬八千噸,滿載為四萬兩千五百噸,她擁有三座三聯裝16英寸主炮,16門高平兩用5英寸艦炮,24門37毫米高射炮,軍艦主裝甲帶達到14英寸,動力採用燃油鍋爐,輸出最大功率為128460馬力,擁有強勁的動力,她的最高航速也達到了28節——比德國最快的約克代艦級戰列巡洋艦還要快上0。7節。續航力達到10000海里/14節,艦上乘員為1630…2119人。這樣的戰列艦,每艘造價高達兩千萬元(五百萬英鎊),如此高昂的造價,就是中國這麼富裕的國家,建造岳飛級戰列艦,還是讓海軍建設委員會不少人心臟病要發作,海軍建設委員會內某些人士在反對建造這種戰列艦時,特意強調:“建造一艘“岳飛”級的資金,足以供英國人建造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了,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擁有十六門15英寸主炮,而我們只擁有九門16英寸主炮”當然,為了戰爭勝利,這種戰列艦還是建造並且下水投入現役了。
不管是誰,擁有這樣兩艘戰列艦都是會引起別人患紅眼病的。在海軍內部,不少人酸溜溜地說到,章騫中將之所以能擔任這兩艘戰列艦司令員,那都是因為他死去老爸的功勞,只要想想章將軍父親是誰,再加上參謀總部裡海軍參謀長兼海軍總司令歐陽騏海軍上將的侄子在中將手下擔任少將(也是因為戰功從上校坐飛機升上來的,更讓人氣憤的是有一名小小的少校,居然因為參加了兩場規模不大的海戰,也沒看他立什麼功勞,竟然也提拔為中校,這讓所有人都充分認識到和上級保持良好關係是多麼重要),一切都可以理解說理解,等於不服氣,可任命既然下來了,大家也只能腹誹一下而已。
讓大家很是氣憤的就是前海軍少校王林斌了,他現在的身份不是海軍中校,而應該被稱呼為海軍上校王林斌。據前第一巡洋艦艦隊司令員章騫少將所言,王少校在奧特朗托海戰中表現出了一名軍官所應該具有的優秀品質,他沉著、冷靜、英勇、無畏,對海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樣的優秀人才當然應該獲得提拔,而且海軍審查委員會也按照章將軍的建議,授予他中校軍銜。可王林斌的中校軍銜只保留了一天,到第二天上午,一覺睡醒後,他就是海軍上校王林斌了。
王林斌被提拔為海軍上校,具體理由一般人實在無法瞭解——雖然是民主的社會,但對一些讓人臉面掛不住的新聞來說,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軍方,封鎖起來都顯得雷厲風行,毫不含糊,而王林斌在獲得晉升命令時,命令上對他所立功勞語焉不詳,這就難怪一些心理比較灰暗的人士在私下裡嚼舌頭根了。不過上級總是英明的,王林斌之所以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少校升到上校,自然有他該升的道理,雖然某種程度上,這與他跟上司之間親密關係很有關聯,但要不立下一點功勞,上司就是想提拔他,那也沒有藉口,況且為了讓王林斌能一步一個臺階,走的平穩些,不管是章騫還是歐陽鐔,原本都不打算讓他提拔的這麼快。
也該著王林斌官運亨通。提拔為中校後,王林斌再在歐陽鐔下面擔當聯絡參謀自然不合適,加之歐陽鐔又有心好好栽培這位自己人,和晉銜令同時到達的,還有任命王林斌為驅逐艦海天號擔任艦長的調令。
和王林斌同時獲得重用的還有提拔為岳飛艦艦長的海軍上校陳世英,將代艦長那個“代”字取消的新任海軍上校沈鴻烈,擔任黃島艦艦長的新任海軍上校陳策,給王林斌打下手的少校副艦長高憲申參加奧特朗托海戰的,除了一回基地就關進黑屋子的白嗣閿,其他人要麼晉升一級,要麼授予更高一級職務。
升官總是做人一大樂趣,要是降職估計大家只會躲在誰也找不到的角落,暗地裡嘆氣,可這是升官,軍人不好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