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裡遭到了批鬥;而改革開放之後的一段時間。面對技術引進的熱cháo,他卻又反cháo流地批評各種崇洋媚外的行徑、指出自力更生的傳統不能放棄,結果遭到群起圍攻而被迫早早離開了一線的工作崗位(對一位熱愛科研的專家來說,在科研一線工作到死,遠比在家“頤養天年”要幸福得多)
“其實沈鴻說的一點也沒錯,只是國內總是唯上是從,政治正確遠比實事求是重要得多。他這種直xìng子自然吃不開,除非有領導能夠給予他全心信任和重用,或者他自己就有足夠高的地位和權力”,胡衛東想到這裡,終於攥緊了拳頭。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沒過多久,胡衛東不顧“任人唯親”的非議,任命資歷尚淺的沈鴻為中原解放區工業部部長,全權負責統籌和指導解放區的工業建設,而沈鴻也沒有令胡衛東失望,在任期間中原解放區的工業化速度明顯加快,甚至超過了胡衛東親自負責的時候。這段經歷為建國後沈鴻出任機械工業部部長(地位雖然不及財政部、國防部這幾個核心部委,但比一般的部委卻要高得多,因為其下轄的幾個部委同樣也是正部級單位)乃至後來擔任分管全國工業建設的政務院副總理奠定了基礎,而他這位奇才也在更大的舞臺上作出了罕有人及的卓越貢獻
雖然戰列艦的建造確實可以明顯地提升後進工業國的整體工業水平,但胡衛東對興登堡級戰列艦如此地關注和投入,與他的個人興趣也不無關係。與之相比,胡衛東主動將齊柏林號航空母艦的建造工作爭取過來,則完全是出於航母本身的價值,不管國內用不用得起,先將相關的技術儲備下來總是不會錯的,反正有德國人提供全方面的支援,怎麼也比以後自己獨自摸索要快捷得多。
不過,二戰航母的技術含量雖然沒後世那麼高,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造出來並形成戰鬥力的,歷史上二戰期間擁有強大航母戰力的美rì英三國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到20年代初期這樣一個時間段裡就開始研究的,經過二三十年的積累,才有了二戰期間的輝煌,而缺乏相應基礎的德意兩國的航母計劃則全都中途夭折,足以說明問題。事實上,以胡衛東這個穿越者的眼光來看,齊柏林伯爵號這艘歷史上最終沒能完成的德國航母只能用“爛”來形容(但不管怎麼樣,它畢竟是一艘航母,對於不可能從美rì英三國獲得航母技術的中國來說,這次能幫德國建造齊柏林號,已經是非常幸運了。),這一點看看它設計中的基本引數就能明白:
滿載排水量31;367噸
全長262。5米
全寬31。5米(水線)
吃水7。6m(基準)
8。5米(滿載)
動力蒸汽輪機,4軸
功率200;000馬力
最高速度33。8節
續航距離8;000海里(19節)
乘員船員1;760人,飛行聯隊306人
飛行設施長240米x寬27米
艦載機常規42架(戰鬥機12架,攻擊機30架),最大50架(10架梅塞施米特式Bf109型戰鬥機)
20架容克Ju87型俯衝轟炸機
20架費策勒Fi167型魚雷轟炸機)
武器裝備16×15cmSKC/28guns
12×高shè炮(10。5cm)
22×3。7cmSKC/30(防空)
28×高shè炮(2。0cm)
裝甲水線裝甲60100毫米
飛行甲板2040毫米
裝甲甲板4060毫米
機庫側壁20毫米(未完待續。)
PS:厚著臉皮求下推薦票^_^
第四百三十一章 德國航母(中)
只要是稍微內行一點的人,都能看出一大堆的問題,首先,艦載機的數量實在太少,與美國rì本的同噸位航母相比少了50%以上,而且比例嚴重失調,戰鬥機居然只有轟炸機的四分之一,就算德國的戰鬥機王牌再怎麼厲害,也根本忙不過來啊!其次,明明是一艘航母,上面卻裝了整整16門150mm艦炮,這不是不倫不類嗎?但你還別說,歷史上不知多少個國家犯過類似的錯誤了,無論是現在的德國、後世的蘇聯,乃至於現在的rì本和美國,都很難一下子完全拋棄傳統,但比起德國將真正的航母弄成四不像,美rì海軍專門搞出“航空巡洋艦”或者“航空戰列艦”來,所受的損失畢竟還是小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