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敵軍還有足足72門遠端重炮之後,大家還是不可避免地忌憚三分。軍團政委張浩認為若是無法解決這個威脅,還不如主動退出戰鬥。免得rì軍第4師團什麼時候也趕到戰場。那時想撤只怕都不太容易了,但胡衛東與粟裕這兩個軍事指揮官卻還是想要試試再說。
但是rì本人並不比中國人笨,他們同樣能夠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第12師團雖然失去了大部分野炮,但配屬於步兵聯隊的山炮和步兵炮基本上都還在。在紅十五軍犀利的炮火下,鬼子們沒過幾天就也學會了開幾炮就轉移的“炮兵游擊戰術”,令紅十五軍的炮擊效果大打折扣,好在紅軍前沿陣地沒有佈置多少兵力,所以損失倒並不大。此外,那72門重炮轉移到安全位置後也開始頻頻對紅十五軍的陣地以及較大規模的騎兵叢集進行炮擊,很快就迫使胡衛東不得不停止了大規模的騎兵“威力偵查”。。。。。。
“不解決掉這72門重炮,我們就不能發動總攻,也不敢派出部隊切斷敵人後路。在目標部隊沒有防護和遮蔽的狀態下,它們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胡衛東想了一會兒,終於有了決斷,“既然炮兵解決不了它們,那就只有靠步兵了。。。。。。”
“不行。鬼子的炮兵哪有這麼容易端掉?你自己也說過,鬼子的炮兵部隊編制裡步兵的比重很大,我們的小部隊就算成功滲透進去,也很難對付得了。而如果派得多了,只怕路上就會被鬼子發現,而且鬼子有毀壞武器的傳統,一旦他們炸炮,必定是玉石俱焚,我們去的人越多,損失就越大,只怕是划不來啊!”,即使是同樣喜歡冒險的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