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3 / 4)

想俺要能攻克陳留,那還說什麼。便嘆道:“先生此計雖妙,奈何秦將酈商據城堅守,俺攻之不克,為之奈何?”

酈食其笑道:“若無良策破城,老朽也不敢來相見。沛公可知,那酈商乃老朽族弟。老朽願逞三寸不爛之舌,說動酈商獻城來降。”

劉邦大喜道:“如此便有勞先生了。”

那酈食其便去往陳留。不一日,果然說動族弟酈商獻城投降。那陳留城中府庫積粟盡為劉邦所得。劉邦乃厚賞酈食其,進封他為廣野君。

那酈食其又道:“老朽感念主公知遇之恩,無以為報。方圓諸處,老朽皆熟。願往相鄰諸地,說得各處盡來歸之。”劉邦嚐到了甜頭,對酈食其的三寸不爛之舌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便遣他向各處說降。那酈食其也未說大話,竟然說動了大小十幾座城池的守將來降。

安排好陳留的防務及後勤事宜,劉邦大軍西進,開赴潁川。

這潁川已是韓地,劉邦又記起那運籌帷幄的張良,大口一張,派酈食其去陽翟向韓王成求借張良。

張良是韓國的頂樑柱,韓成哪裡肯捨得?便是推諉。

酈食其咄咄逼人道:“大王之王位乃我楚軍所復,尚未報答。沛公西進滅秦,乃是天下之重。只求借子房一人,又不是不還。大王尚且不肯,不怕天下人齒冷麼?”

韓成無奈道:“若張司徒自個願意,寡人便借他相助沛公。”

於是韓成召來張良,問是否願意去楚軍助沛公。張良怎會不肯,連忙說願意為沛公效勞。

那儒門高手利蒼聽說張良要去投效沛公,也將印信掛在堂上,與韓成來了個不辭而別。

酈食其便與張良,利蒼一起來到劉邦軍中。這一借,便借出了大漢四百年的江山社稷。

※※※

張良來到劉邦軍中之時,項羽鉅鹿大勝的訊息正好傳來。

子房先生歸隊,利蒼到來,劉邦大喜,隆重迎接。

張良一見到劉邦,便問:“不知沛公下一步將引兵何地?”劉邦道:“當然是從平陰津渡河北上,取函谷關而下秦川。”

張良搖頭道:“王離雖敗,河北尚有章邯。欲入秦川,必走上黨,河東二郡。此兩郡皆有秦國重兵屯紮。沛公若攻此二郡,章邯必不會坐視不理,當遣軍來救。函谷關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能破關尚可,若不能破關則處東西夾攻之地,我軍處境危矣。”

劉邦一聽,便對酈食其道:“俺說那關中之地難進吧。這不是,子房先生也與俺意見一致。”

那酈食其也只是舌辯功夫厲害,會搞外交,真正行軍打仗整體規劃還是差差。看他給劉邦出的點子就知道,他只會教劉邦像雞婆一般收集糧秣,壯大實力,也沒有什麼不同凡響的主張。要他真有本事,他在周文軍中為謀士,周文何至於會一敗塗地。

酈食其便問張良:“子房先生之見,難道是不取關中?”

張良道:“關中當然要取,不過走的不是上黨河東之路。”劉邦奇道:“不走上黨河東,如何能進咸陽?”

張良早有準備,從懷中掏出一張地圖展開,摺扇一指,說道:“南下攻取南陽,復而揮師北上取武關,直下咸陽。”

這條進軍道路,卻繞了個大彎,比走上黨河東攻函谷關距離多出兩倍。酈食其道:“按先生進軍之路,如此一來,何日能入秦都?”

張良笑道:“南陽秦軍防備薄弱,路程看似遠,卻易攻取,雖遠實快也;北上之路看似近,卻難下之,雖近實慢矣。”

劉邦在沛縣之時,事事都聽張良,早就對她言聽計從。此時也懶得去想,可能根本就沒有過過大腦,一拍手道:“就依子房先生之見,大軍南下,攻取南陽!”

於是劉邦大軍迤邐南下,正式奏響了大秦帝國的喪鐘。

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

卻說那章邯駐守棘原,又與聯軍交戰數場,皆是敗北。隨著楚軍與各路諸侯增援的部隊源源到來,聯軍越戰越強。而秦軍未有增援,人數不斷減員。

章邯經不住這般耗法,只有引軍西退上黨,依仗山川地勢堅守,以防聯軍入關。項羽多次邀戰,章邯只是不戰,堅守營寨。

他這招老虎不出洞,項羽也是無可奈何。又聽說劉邦大軍南下,唯恐被劉邦拔了頭籌先入關中,未免驕躁不安。

那劉邦用了張良之計,又有張良為其運籌帷幄,果然是高歌奏凱,一路猛進。這一日,又傳來了劉邦攻下南陽治所宛城的訊息。

傍晚時分,韓淮楚正在營間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