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無語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工業化の曙光
羅正道忙於在夾縫中掙扎求生存,沒得空閒下來考慮長遠發展問題,這次他大爆冷門擊敗了聖者班恩,成功震懾了一票不懷好意的覬覦者,取得了這場艱難的勝利以後,他才有充裕時間去琢磨未來。
事情可以想見,羅正道對自己治下民生困苦的狀況很是不滿,連日常生活必需品都無法保障,這樣的國度還指望有什麼前途?於是,在權衡之下,造紙這選項是非得點亮不可了。歷來是個行動派的羅正道,他決定了要開工,回頭立馬就召集了一班工匠研究造紙工藝。
舊世界的技術不能全盤照搬,因為基礎材料不同,為了篩選出適合的造紙植物原材料,羅正道先期諮詢了兩位法師顧問,隨後選定了產自星辰大海的一種常見野生麻類植物。這種博物學名稱叫作“白麻”的植物在荒島上連片生長,幾乎是跟野草一樣多的東西,姑且算是有一定經濟價值,不過由於纖維質地太過粗糙,一般白麻只被用來製造廉價的粗纜繩,或者與油灰混合用作船板縫隙的填料什麼的,要說當作紡織品的原料,那是純屬在開玩笑了。
“佐夫,一號池的情況怎麼樣?”
經過了清洗和篩選程式,去除雜質的白麻被切成寸段,浸泡在新增了大量石灰的乳白色水池中,經過鹼性液體的長時間浸泡,白麻纖維本身所含的天然膠質所剩無幾,同時也吸飽了水份,為下一道捶打加工的工序鋪平了道路。
羅正道差不多儘可能回憶了舊世界手工造紙流程,坦白地說,更多技術細節他都記不清楚了。在穿越前,他只在紀錄片頻道走馬觀花地看過幾個鏡頭罷了。要說連這樣子都能做到過目不忘,那羅正道在舊世界大小也該混成個成功人士,顯然答案並非如此。
好在造紙術的研發進度仍處於摸索階段,甭管多不靠譜的辦法都儘可以拉出來嘗試一下,只要從中找出最為經濟有效的部分組成全套生產工藝,最終結果就是成功的,前面耗費的大把時間和金錢也不能算浪費了。說到底,搞研究發開新技術是一種費時費力又不見得必定成功的賭博,但是妄想忽略演算過程直接找出正確答案寫在考卷上,那些不肯按規矩乖乖地爬科技樹的聰明人遲早是要遭報應的。
假設世界上果真有一位科技大神,那祂肯定不喜歡投機取巧者,若是把通向成功的正確道路比作一張弓,那些一開始就盤算著走弓弦路線的人,到頭來都被無情的現實證明他們走了路程最遠的弓背路,從長遠來看,老實人不會吃虧的,這也是天道啊!
明知科研是這麼蛋疼的事情,羅正道也不會追求非得來個多快好省不可,歸根究底,知道一件產品最終是什麼模樣,與知道這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那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
灰矮人工匠佐夫·博克是極少數因為業績出色,提前攢夠了獎勵點成為自由民的奴工之一,不過他在重獲自由之後還是選擇繼續留下替人類打工。類似灰矮人這種少數族裔在新世界不管走到在哪,他們都是受壓迫歧視的社會底層人士,相對而言,威克礁還算是對待異族比較友好的地方。這時,佐夫聲音含混地說道:
“伯爵大人,池子裡的植物纖維全都散開了,是不是可以開始捶打了?”
聞聲,羅正道不置可否地保持著緘默狀態,俯身從水池裡撈起幾根綿軟泛白的麻絮認真地檢查了一遍,點頭說道:
“嗯,風車修好了嗎?”
“正在除錯傳動裝置,個別齒輪精度存在誤差,執行中有咬合錯位的情況,估計這兩天也該修好了。”
什麼是生產力?這問題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能源,能源是生產力的基礎。舊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是煤炭驅動的蒸汽機取代了水力、人力和畜力,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力機械,動力源與生產部門分離開來,工廠不必再自備笨重龐大的蒸汽機,能開設在任何地方。
21世紀網際網路的普及促使舊世界的社會面貌煥然一新,這場革新被很多人鼓吹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某種程度上說,這有些誇大其詞了。然而,網際網路終究是解決了一個互聯互通的資訊交流問題,部分最佳化了此前被滯後訊息造成扭曲的資源配置結構,問題是對於第三次工業革命所需要的新能源來說,網際網路的貢獻程度確實不夠瞧的,如果說開源節流的話,網際網路最多是對節流有貢獻,開源還得指望新能源。
截止到羅正道穿越時,最有希望的變革推動力仍是可控核聚變,當這項能夠提供近乎於無限能量的新能源技術實用化,人類才能看到真正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個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