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效果卻是並不太理想。
無論是合肥、壽春兩地的圍城;還是外圍防線的一系列拼殺;曹軍的馬步大軍用自己的強悍戰力好好地給江東人上了一課。
水戰;你們固然可以稱雄。但是陸戰;就差得遠了。
江東最終是奪取了淮南;雖然因此惡著了劉備軍;但孫權已經顧不得了。
內有即將拼死一搏的張遼、李典部九萬曹軍餘部;外有十幾二十萬糾纏不休的曹操重兵;這個關頭孫權必須做出一個選擇;做出一個有利於江東的選擇。況乎;劉備軍勢大非江東可敵;對江東的威脅在某些方面也更勝過曹軍;所以孫權很樂意自己站在一邊看劉曹兩家去拼個頭破血流。
對於這些年曹劉兩家在雍並戰場上的反覆絞殺;孫權自然是樂觀其成。可惜北邊一開打;南面的荊襄戰局卻是寂落了下來;無論是鎮守荊州的關羽還是坐鎮南陽的曹仁都沒有重啟當日大戰的架勢。
要是他們也拼起來那該多好啊!孫權常常念想著這一句。
曹仁坐擁精兵勁卒十餘萬;麾下戰將如雲;可要真是與關羽對上;孫權卻是不看好他。因為在上庸劉備軍還有李嚴、劉封這一支勁旅;關羽若是全面北上;李嚴、劉封必然傾兵相助。
且荊州劉備軍水師強勁;雖然幾年前被調去了北方一部;可這兩年下來人數不減反增;已經是超過了四萬人馬;幾乎佔到了荊州劉備軍的三分之一。
這才是讓孫權真正趕到懼怕的所在。四萬多水軍;個個訓練有素;指揮者也是真正的善水戰之將;如此一股力量即便還不能與江東水師抗衡;卻也足以對江東安全構成真正的威脅。
孫權不怕劉備軍陸戰無雙;卻懼怕這支荊州水軍真正的發展起來;要知道當初劉備定鼎荊州的時候;其麾下的這支水軍才不過萬人而已。而到現在;它的分量卻已經佔據了整個荊州軍團的三成之多。
當初的水軍正副都督甘寧、丁奉;地位僅僅是劉備軍中的普通一員干將;比丁封強也不到哪兒去;可現在此二人卻已然是荊州軍團裡僅次關趙的所在;地位之高比江夏太守霍峻還強出一頭。便是在整個劉備軍中;也是僅次於劉關張等這一級的存在;與陳到或老將軍嚴顏相當。
ps:渾身無力;頭也暈的要是;今個是寫不下去了。說實在的;這一章本來是準備寫五千呢;到現在剛做個鋪墊;主要內容還沒露頭……鬱悶ing……有最新章節更新及時
四百零七章江東孫吳
中軍大帳內;孫權直身而立;雙目凝神的注視著懸掛在近前的荊州地域圖。Www!這是一幅面積很大的地圖;佔據了大帳內壁整整半面牆壁;無數個墨點、線條密佈其上……
“主公;諸葛大夫已回到營;特來求見。”一名侍從小步走到孫權背後;似乎是怕驚動了凝神沉思中的他一樣;輕聲說道。
“宣。”兩眼中精光一閃;孫權面容陡然一肅。
“諾”;侍從退步走到中軍帳外;“諸葛大夫;請……”
沒人知道諸葛瑾與孫權說了什麼;就好比諸葛瑾此次北上身負的真實意圖一般;不為旁人所知。
半個時辰之後;諸葛瑾起身退出了中軍大帳。
“宣呂蒙。”中軍帳中沉寂了好久;這才再次傳出了孫權的聲音。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行武之徒出身;不習書文;放在十年前;不過是江東一表虎臣中的一個罷了。可現在;人長而進益;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隨著周瑜身亡;魯肅去年病逝;兩年之中江東大軍二失其帥;孫權深痛欲絕;卻也無可奈何。須知周瑜之逝;年才四旬;魯肅之喪;也才四十有九。
繼魯肅之後;掌權江東兵馬的即是呂蒙。
“子明。”孫權從書案上拿起一道書表;“你且看看。”這封書表正是剛剛諸葛瑾奉上的。
自從孫曹兩家淮南媾和之後;之間的關係算是大有緩和。時常有使臣來往;雖然江東一方派往川中的使臣更是密集。此番諸葛瑾北上許都;沒有丁點的招搖過市;一切都是低調再低調;原因就在於他所擔負的真正任務實在是見不得光。
州;操以兵臨長安;首尾夾擊。破劉之後;共分疆土;誓不相侵。”書表——“吳、魏自來無仇;皆因劉備之故;致生釁隙。…………今約吳侯攻取荊
“子明以為如何?”
“曹劉鏖戰雍涼;而我得荊州;如此方才大善。荊州劉備軍;人馬眾多;水陸並舉不說;還兵精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