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愈的和藹可親了,就連渾身集下硬邦邦的傅彤這時候臉上也掛起了一絲笑容。 當即吳班派出一隊人馬隨同利鹿孤而去,這隊人馬會在得到最終訊息後會再分出兩隊人馬來,向南北兩方各自傳遞訊息。
彌俄突和越居在經過一陣鬥爭之後,最終選擇了與利鹿孤同樣的道路一投降,四千多鮮卑人在得到訊息和劉憲做出的承諾之後,伏投於地,或是大聲痛哭,或是向信仰的神靈祈禱,他們終於是擺脫了苦難難熬的日子。
當天下午,在利鹿孤原本的部落所在地前,四千七百來名鮮卑人放下了手中的彎刀利箭,翻身離落了戰馬,繳械、投降。
他們心中清楚,在未來的一陣子裡,他們是沒有機會再拿起刀劍長弓。跨上戰馬了。至少在漢人與西部鮮卑人的第一次大戰分出勝負前,他們將遠離戰爭。
“好!”在距離傅彤一日路程之外的劉憲部,直到了臨近夜晚才收到載有最終戰果的捷報。看到近五千鮮皋騎兵放下了刀弓,當即大聲叫出好來。
如此這先頭一戰就算是結束了!己方之傷亡,稱得上是微乎其微。
他本軍中死傷者僅有百餘人。其中戰死者只有兩成不到,想必那騎兵的傷亡也該是很如此相加在一起的傷亡怕是隻有二三百人,而如此小的傷亡就能夠換得戰的全盤勝利。堪稱完勝也。
劉憲抿嘴一笑,當即傳令飛騎連夜將捷報報往靈州,然後再從靈州傳向安定及天水。
“呼輕呼一口氣,劉憲目光在地圖上一眼找到了赤木口,北地郡內的鮮卑人已經被消滅,經過戰陣。劉憲也大體上了解了鮮卑騎兵的作戰方式。他們的騎射水平並不遜色於匈奴騎兵,但裝備上面就差勁了不少。
鼎盛時期的匈奴騎兵,不但弓箭、長短兵器配置齊全,就連戰馬的的面甲、馬鞍和籠頭也都一水的齊全,常備軍甚至還有青銅戰甲。
可現在,或許是因為對西域無法控制的原因,也或許是因為鮮有鐵匠天賦,再或是大草原找不到欽礦了,反正除川小戶外,鮮卑騎兵在箭矢和刀劍、戰甲方面的裝備是遠不如昌盛時期的匈奴騎兵。
就之前一戰來看,鮮卑人的騎射很是犀利,可備有鋒銳箭鏃的箭矢並不多,在打掃戰場時,士卒撿到了不少鮮卑人因慌亂而掉落的箭矢、箭壺,在裡面甚至還見得到骨箭。
或許蒲頭等人的親衛兵馬裝備會不錯,可整體上面較之鼎盛時期的匈奴鐵騎,鮮卑人差的還是太多。這或許也和檀石瑰一直執行的仇視漢人的戰略分不開吧,他們仇視漢人。那自然也不會有漢人商隊如入烏桓一般進入鮮卑人的地盤經商,即便現在檀石接已經死了幾十年。他們自身的分裂以及南匈奴、烏桓兩族在河套、幷州、幽州的牽制,讓鮮卑人錯失了趁漢末中原戰亂紛起而崛起的一個天賜良機,甚至因為迫於馬韓、袁紹、曹操等西北、北方強大勢力的影響而不敢過分向南滲入。
在見識了利鹿孤三部鮮卑騎兵的實力之後,劉憲大鬆了一口氣。
一 分割線 一
赤木口,個於賀蘭山中部,距離靈武谷約有二百多里。賀蘭山一脈相承,十分徒峭,但到赤木口處卻徒然平緩了下來,關口地勢十分開闊。為塞北鮮卑進入銀川平原的必經之道。
劉憲率軍進抵赤木口之後,立刻下令全軍上下就地掘土築牆壘營,要在鮮卑大軍來臨之前。修築起三道壘牆。 劉憲倒是很願意把壘牆升級為城牆。可惜他手頭人馬不夠,一共才兩萬人,除去看守鮮卑人的三千步卒外。能夠用上的只有一萬七千人。
不過好在時間頗為充裕,在得到劉備軍佔據了赤木口之後,本來蠢蠢欲動的鮮卑大軍反倒安靜了下來。應該是看到了利鹿孤等三部落沒了音訊,隴西、河西的鮮卑索性就把他們全數給忘了。
既然沒人來嘲舌,那就索性等到清靈靈的綠草長出來,那時候再大軍出動。想來那蒲頭心中此刻還會暗暗竊喜,利鹿孤三部落的滅亡,正好給了他吞下靈州以北這片肥美之地的機會。而且漢人也不會把那三個部落的鮮卑人全都殺光,等大軍到後正好把他們作為獎勵分給前來的各部頭人。
赤木口關前空地實在是夠寬闊的。但因為賀蘭山缺口的走向(西北一 東南走向),卻使得赤木口前形成了由東向西三道通口。
最東面的過口,為三個通口中最為寬闊的一個,由南北相隔的山體間距在二十里以上,縱深達到這個距離也是少見了那通口當面自然也不會短。中間第二個通口距離最東邊的有五里之遙,較之東面的老大哥規模是遜色了很多;最險要易守的是最西面的通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