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1 / 4)

小說:三國驍將 作者:江暖

“那又如何?”出乎劉憲意料,劉備聽了竟然毫不在意,一臉溫潤的樣子卻是落地有聲,“備立志匡扶漢室,現與曹操戰,來年與孫權戰,早晚之事,豈可因噎廢食?”

“當年光武皇帝為了讓天下早日安定,一時之仁放過了那些為禍地方之徒,這才使得我大漢地方世家豪強橫行,終至尾大不掉。備,不欲再赴光武皇帝舊路,此輩之人,道不同不相為謀。”

劉備說的竟然如此堅定,劉憲真是呆住了。

要知道,隋朝實行的科舉考試製度是楊堅大權在握時想出的產物,也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局面結束的歷史產物。

它之所以會出現,一是為楊堅選材,二是楊堅削弱、限制土豪巨族等地方勢力的手段。吸收了庶族寒門這一更廣泛的社會階層參與國家管理,既打擊了豪門望族,也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權威,有利於國家統一局面的鞏固。

科舉考試面向全社會公開考試,門第高下、出身貴賤不再是評判人才優劣的標準,寒門百姓獲得與官宦世族平等的機會。“一切以程文為去留”,公平競爭,自身的能力成了決定命運的最主要因素,從而結束了勢家豪門入仕參政的特權,舊制度下“尊世胄,卑寒士,權歸右姓”的積弊一掃而空。

暗自感嘆了一聲,劉憲不由得不去佩服劉備的果敢和決斷,或許這就是他這位平民帝王溫和個性的另一面——堅毅果敢。

可憐的陳群,或許你的《九品中正制》都不需要出現了。因為以曹操的性格,科舉制一出他必然會認同讚賞,畢竟寒門士子一直是他陣營中的半邊天。

既然劉備已經定下了論調,諸葛亮就要想著去完善它,“主公即已經認同,那臣等會盡快給出一道細表。畢竟是考試,即為考試那就要防止考生作弊,如替人代考、題目洩露、審閱官員徇私舞弊、來考生員夾帶書籍紙張等一應戒條以及相應的處罰。”

“文科自當以考時事策論,那武科又該如何?莫不是讓他們校場比武?”龐統也插言問向劉憲,“軍中非只武夫,兵法籌謀更為重要。”

劉憲又是一陣意外,諸葛亮、龐統二人可是荊州士族的代表,聽了科舉之法,縱然不反對,想來也要暗自琢磨,誰知二人讚賞之餘,竟然立刻就著手完善了起來,著實讓劉憲掛目相看。

“憲之前思量,這武科考試,可分為三步,一是弓馬武藝,二是兵法韜略,三則是臨戰推演。

三試全優自然是大將之才,弓馬不成然兵法出眾,臨戰沉穩不慌者,當可為軍中參議,參與軍謀,歷練之後依舊可以大用。而若只是兵法韜略出眾,弓馬不成,臨戰死守兵書,此輩則不需去取。

至於弓馬出眾而韜略甚少,無論臨戰推演或可或否,都應收入軍中,加於培養,便是不成大器卻也不失為一員戰將。”

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

七月份的成都顯得分外的熱鬧,先有法正蜀郡太守的去職,後有士族豪強傢俬兵的剪除,連續出臺的兩個措施,其手段之強硬深深地震懾了一把川中兩黨。wwW!而緊跟其後推出的科舉,這個史無前例的“時代”措施,讓川中寒門庶族雀躍的同時更是給了那些貴族世家一記警鐘。

局勢不穩。

剪除私兵不過是去了士族豪強的一隻臂膀,而科舉制的出現卻是在斷他們的根源,一時之間整個西川都陷入了一片惶惶不安之中。

然而這種不安隨著張魯一門的到來瞬息間平靜,漢中定了。這個困擾了西川近三十年的軍事集團,在劉備軍的猛烈攻擊下僅用不足半月便土崩瓦解。

張飛引軍出南江下南鄭,張魯畏懼而逃,領南鄭城中的萬餘兵馬逃至了褒城,陽平關的張衛得知訊息後也領大軍兩萬五千人回師褒城,使得陽平關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人把守。

有了南江這個前車之鑑,二張不敢據城而守,只圖野戰。將所有兵力集中在褒城城下,排開的陣勢意圖與劉備軍決死一戰。

可一敗再敗士氣低迷的漢中兵那裡是張飛等人的敵手,褒城一戰漢中軍土崩瓦解,張衛以及功曹閻圃、謀士楊松盡皆被俘,便連褒城內張魯的家眷也一個不拉的全部逮了個正著。

張魯領著三千多殘兵敗將逃亡陽平關,卻讓剛剛奇襲拿下陽平關的孟達、霍峻又立一大功。自此前後不足十日,張魯集團已然全軍覆沒。

如此快的敗亡讓與他早有聯絡的涼州刺史韋康(曹操命)大感意外,得報之後立刻前去救援的歷城兩萬兵將收縮回城,同時快馬飛報許都知曉。

為了自己和家人,張魯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