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說這話何意,遂答道:“歆早年受馬公恩賞,故相熟之。”
劉憲面色一正,道:“吾叔父正禮公受詔書為揚州刺史,加振武將軍,乃朝廷重臣。如今哀喪年餘,朝廷卻不曾與諡號,吾輩何等寒心。不知使君屆時可否辛苦一趟,往許都朝見聖上,表吾叔父功績,安我輩之心。”
華歆聽了頗為驚愕,這天下諸侯湮滅,也沒見誰得過朝廷追諡,怎麼……慢,華歆細細爵味著,“屆時,屆時,真是好個屆時”。
“如此,子魚敢不盡心竭力!”
二十二章 整軍
ps:似乎新書期只剩下一個星期多一點了,漢風還從沒出現過新書榜上過,更不用說排個好名次了。wWw、
各位書友,本週漢風一天兩更決不食言。但還請諸位書友多多幫忙,多多投票,讓漢風能夠進入新書榜。
拜託了!
劉憲正在看著一封書信,一封從海昏快馬送來的書信。
他擔任豫章校尉已經三日,卻沒見什麼大的動作,不是因為沒有掌控住四千郡國兵,而是在等這封書信。
短短三天時間,若說劉憲已經完全掌控住了四千郡國兵,那是大話,可要說他已經籠絡住了這四千郡國兵,卻是沒有半點虛言。
而劉憲的動作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卻是受了華歆的“遺澤”。
說起來“華歆治軍”劉憲還真的頗為可憐他,手下一員三流武將都找不到,自己又身為一階文士,不說手無縛雞之力,卻也披不得戰甲上不得沙場。
為了防止手下譁變,華歆只能把兵權軍力分散,四千郡國兵只有區區三個假司馬,餘下的最高軍職就是執掌一曲(2oo人)的軍候。
華歆把三千人放在南昌,餘下的千餘人分成百人屯散居到周邊各縣,協助各縣長史撫慰地方。
三個假司馬就是為了統領南昌城的三千兵馬而設定的。但假司馬並不是軍司馬,他們想要統領千人也只能在得到華歆認可的時候才行,平日裡的實職還是一曲軍候。
十五個實職軍候,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