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當年設九州結界,把幾乎所有的中國穿越者都轟進了十二國的世界。
他自己不死,穿越者們就無法往來於地球和十二國,唯有他死了,才算方便溝通。
這就是這一卷的大背景。
話說,今天真是悲劇,因為文後感想還沒寫的緣故,所以我把文稿存在電腦裡面,本想晚上修改一下出去,誰知道下午突然被Boss叫去加班,這一加班,就是深夜三點多,等回家洗過澡,已經快4點了
我好可憐啊!!
25、慶國景王
慶東國。
這個治世一百二十年的大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們曾經見過治世七百餘年的奏南國,那裡繁榮得簡直不像古代,土地肥沃到隨便撒點種子都能生長出足夠的糧食,泉水清澈到濺起的浪花中夾雜著淡淡的甜香,簡直猶如傳說中的天堂一般。
可奏南國的民眾,我感覺他們的情況並不是很好。
他們太懶洋洋的了!
但凡一個人沒有壓力之後,都會顯得懶洋洋的,奏南國治世七百年,用金滿庫、糧滿倉來形容毫不為過,就是一點勞動能力沒有的殘疾人,光是靠著國家的救濟也能活得舒服滋潤,如此安樂的生活,自然讓人一點壓力都沒有。
這樣的日子要是能夠一直過下去,那自然很好,可如果有朝一日奏國宗王櫨先新失道身死,那些民眾該怎麼辦呢?
相比之下,還是像慶東國這樣,大家努力上進、生機勃勃,更符合我的審美觀。
景王殿下真是個不可思議的人呢!說書先生李公甫又習慣性地講解起來,當年她剛一登基,下的第一道敇令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初敇就是廢除伏禮。
雖然說現在各國大多廢除了伏禮,但在當時,那可是大大違反禮法的事情,令人簡直要感到恐慌呢!當時慶國的老百姓很多都猜測這位王會不會因為破壞綱常,而遭到天罰李公甫說著笑了起來,果然,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就是短淺,治世百年的賢王一眼就能看穿的事情,我們卻要等很多年之後才會隨著事情展而慢慢明白
他唏噓不已,顯然對慶國的國王推崇備至。
人不是任何人的奴隸,不是為了做奴隸而生。即使被欺壓也不屈服,即使遭遇災難也不氣餒。遇到不公正時能毫不(炫)畏(書)懼(網)地糾正,不向禽獸屈服獻媚。我希望慶的子民成為這樣的自由不羈之民,成為統治自己這塊領土獨一無二的君主。為此,我希望每個人從抬頭這件事開始做起有這樣非凡的目光,才能治理國家一百多年,而絲毫不見頹勢吧
看著他有些黯然的表情,我知道他是想起了巧州國的先王。
那是一位很有責任心、也非常優秀的王,博聞強記、文武全才,無論什麼工作都做得極為出色,無論什麼方面的知識都令人敬佩讚歎,簡直就是天生的賢者、聖人!
在他執政八十年的歲月中,不止一次出現過他的想法和官員、民眾背道而馳,甚至連麒麟失道的情況也有過好幾次,但最後鐵的事實都證明了他才是對的!無論民眾、官員乃至於蒼天,都沒有他來得正確!
包括李公甫在內的絕大多數巧國人,在聽說麒麟死於失道、王引咎自殺的訊息時,全都目瞪口呆,甚至不願相信這是真的。
我並不覺得慶國景王就比巧國塙王更有才能,只不過彼此的運勢有些差距罷了,塙王要修築大道,絕對不是錯誤的做法,正所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於國家和人民,都有著極為深遠和重大的意義。
作為王,需要的不是決斷力,而是能夠多聽取別人的意見。阿虛似乎斟酌了一番,才說道,我以為,一個成功的王,並不需要自己太過於出色,他只要能夠及時傾聽別人的意見,並且能夠透過對比、討論之類方法找到比較妥當的辦法甚至不需要是最好的然後任命比較合適的人去做,就足夠了。
國家就好像是小魚,要把它治理好,動作不要太大,人民和社會的穩定是第一位的,在保持這個的前提下,才能談得上展和革新,正所謂治國的要訣就在於不折騰,對於民眾來說,慢吞吞穩穩當當的展,才是最可靠的出路!
李公甫聽了這番話之後卻愣住了,過了一會兒,他看著阿虛,疑惑地問:我記得先生是海客對吧?
沒錯。
我曾經聽人說過,蓬萊和崑崙,都早就已經施行共和制度,不再有王了,對吧?
沒錯。
那為何先生卻對為王之道有如此深刻的見解呢?李公甫看著阿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