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部分(1 / 4)

小說:儒道至聖 作者:江暖

眾官聽後鬆了口氣,看來太后也深諳鬥爭之法,知道沒辦法直接拒絕方運,那就暫時拖延一段時間,若是有轉機更好,若是沒有轉機只能同意,也遠遠勝過當場同意。

景君以後決定,也代表太后和皇室在向方運傳達皇室並非軟弱可欺。

方運點頭道:“那微臣命文書房擬旨,明天等訊息。”

一些官員皺起眉頭,方運這話看似平平,實則是下達了限期警告,略顯霸道。隨後,他們反倒放心,這意味著方運做事的手段不會像柳山那麼陰毒,很多事都會擺在檯面上。

吏部尚書盛博源冷哼一聲,道:“方相年少成名,氣血方剛,說話做事應考慮朝堂上下。”

“本相知道了。”方運道。

幾個御史猶豫數息,終究沒有參奏方運,畢竟方運沒有直接命令太后國君明天給出結果,實在不算把柄。

退朝之後,眾官回到各自的官署。

左相閣的文書房忙碌起來,開始草擬兩份詔書,一份實行每日一禮,一份是命令監察院檢舉官員的違禮行為,並列入考評。

至於監察院的正堂之中,則陷入激烈的討論。

監察院乃是開國太祖將都察院改制而成,第一主官乃是掌院御史,其次才是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再之後便是各道御史。

景國開國伊始,每州分兩道,京城一道,後給六部各開一道,其餘衙門合成一道,屢有增減。

目前,密州、江州、象州、燕州、東雲州和京城共十一道,加七道,監察院共有十八道,每道各有一位御史。

除卻兩位道御史在外,監察院的二十一位御史盡聚一堂。

第2424章 方運的吃相

監察院中清流居多,常有鐵骨錚錚之人,現如今的掌院御史便是當年反抗柳山的急先鋒,因此由左都御史升遷為掌院御史。

在場的御史,幾乎都曾在朝堂上維護過方運,與柳山抗爭。

他們從來沒想到,方運竟然可能成為下一個柳山。

除了獨立的清流御史,也有多位御史身在各黨,代表各勢力的意志。

其實,那些清流御史直到現在都沒有厭惡方運,因為方運擔任左相半個多月,之前也擔任兩江總督,竟然一直沒有向監察院安插人手。

不像皇室和楊旭文,剛剛掌權,就立刻向監察院安排自己的人擔任御史。其餘御史雖然沒有反彈,但卻不喜他們的“吃相”。

在許多御史眼裡,無論怎樣,方運的吃相至少不難看。

這也是幾位剛正的御史今天沒有在朝堂上抨擊方運的原因之一。

所以,只要方運不強行干涉監察院,不犯大罪,大部分御史永遠不會厭惡方運,至於說方運要攬權,一代虛聖多一些權力並不會毀滅景國,再者說,方運的功勞之大,已經可以彌補他的任何錯誤。

對於方運的政令,御史們反應不一。

堅定支援皇室的新任左都御史的反應最為激烈。

“本官以為,方運攜內閣壓我監察院,違背景國多年的規矩,他身為左相,不應該干涉監察院執行。更何況,他竟然將監察每日一禮列入考評,這就意味著,他雖然沒有直接控制我監察院,但卻利用對吏部的控制,間接控制監察院,幾乎是在威脅我等。此事,不得不防。”

“不錯,監察院是景國的監察院,並非是他方運一人的監察院,既然太后與國君為難,我們監察院應該在聖旨下達之前,展開抗爭!”

一些御史點頭,吏部之所以是各部之首,便是因為其掌握官吏考評和影響官員的任命,而內閣和國君基本是透過考評來決定官員的升遷還是貶謫。

很快,有反對的聲音出現。

“請問諸位同僚,即便方虛聖沒有將監察每日一禮列入考評,吏部就無法根據此事影響我們考評嗎?顯然,他們可以。方虛聖之所以如此說,並非是手段狠辣,而是開誠佈公,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告訴我等,要認真看待檢查每日一禮。”

“不錯。更何況,掌院大人也說過,監察官員的言行,本來就是我們的職責。方相併沒有威逼我等,只是讓我等在接下來的時間側重監察官員是否尊重禮教,這有什麼問題嗎?我看,這是方相在加強我監察院的權力。”

“說到監察院職權,諸位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自從方相擔任左相以來,所有監察院參奏的官員,即便是罪名很輕,都會被禮部考功司重新考評,併成為吏部重點觀察之人。在下打探過,方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