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寧安永作金天柱,誰羨當年萬戶侯!
天地清寒,金光天降,化為寧安城的形狀,籠罩方運,形成絕強的防護能力。
怪異的是,在金光寧安城中,有無數半透明的讀書人或書寫,或吟誦,一個個金光文字從筆下口中飛出,連成一線,進入方運的文宮之中。
在金光下落的同時,一道弧形銀光順著橫甩的筆鋒飛出,如同一彎弧刃,橫向飛出,切向貝翼皇。
在飛行的過程中,銀色弧刃快速變大,最後竟然足有百里之長。
銀色弧形劍刃所過之處,大地凍絕,白霜蔓延,之前戰鬥形成的火焰全都熄滅。
在銀色弧形劍刃抵達貝翼皇面前的時候,劍光似明月閃亮,殺意森然,毀滅與破滅的氣息在劍光之內迸發。
寒光一閃,十四州滅。
鏗!
劍光斬在貝翼皇的貝殼上,形成高亢的聲響,貝翼皇的身軀被斬飛出去,第二層貝殼被切出一個深深的橫向豁口,豁口周圍裂痕擴散。
“你為什麼還能用戰詩詞?為什麼詩中有眾生之音?為什麼……”
貝翼皇未等說完,就見方運向前邁出一步,竟然在眨眼間第二次揮筆,金光再落,形成的金光寧安城更加強大,而霜寒劍氣再次出現,瞬間成形並飛速斬在貝翼皇的貝殼之上。
接下來,貝翼皇難以置信地看著方運,因為方運一步一戰詩,一筆一劍光。
強大的大儒戰詩,竟然如同連弩一般連綿不斷外放。
劍光亂閃,連綿不斷。
之前貝翼皇喚來的雷電落下,只是擊潰第一層被正氣詩增強的金光寧安城,接下來的金光寧安城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疊加增強。
文鷹詩成方運書,一筆一劍一寧安。
劍光一出,破空聲響。
此刻的百棺島上,寒光連綿,異響不絕。
貝翼皇完全變成了活靶子,一道接著一道霜寒劍氣落在它的身上,讓他避無可避。
他也試著連續喚來雷電攻擊方運,但是方運大勢已成,金光寧安城積蓄了太多層,而神雷一道比一道弱,完全奈何不了方運。
方運頂著不斷下落的雷霆,一步一步向前走,一步一步逼近貝翼皇。
霜寒之光,閃耀虛空。
“為什麼……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戰詩詞,那禁法神木還有什麼用……”
貝翼皇方寸大亂,開始胡亂攻擊,同時拼命抵擋。
但是,霜寒劍氣太強了,再加上方運各種文心的加持,還有孔子星位、妖祖星位和龍聖星位的力量,以及幻魔方運遺留的枯朽之力,讓每一劍的威力都接近新晉皇者一擊。
方運再無狼狽之色,眼中的光芒與霜寒劍氣相互輝映。
詠懷古人,稱頌聖賢,是人族詩詞最大的分類之一,許多詩詞因為詠誦先賢而形成戰詩詞,但是,這些戰詩都是在那些先賢死後出現,偶爾有半聖被詠誦形成戰詩,也從未傳世。
人族半聖曾經有過預言,一旦活著的聖賢得到詠誦,形成戰詩,而且是傳世戰詩,那麼被詠誦的聖賢便會獲得文曲星的青睞,使用這首詩便沒有任何限制。
不需要才氣,不需要天地元氣,不需要吟誦,不需要書寫,不需要在意連續使用後才氣震盪……唯一的限制,便是文曲星照耀之地。
這是文曲星最高的恩賜。
如果僅僅是這樣,這首詩的威力還不足以抵禦貝翼皇的聖威雷霆。
金光寧安之中之所以有讀書人的光影,之所以有微弱的眾生之音形成微弱的眾生之力,便是因為聖杏文會形成的異象。
眾生共鳴。
這種異象融合了聖杏文會上所有的詩詞,讓方運在使用這首戰詩的時候,威力獲得極大的提高。
不僅如此,這種異象還額外賦予這首詩一種方運的力量,聖品文心一揮而就。
從此以後,所有使用這首詩的大儒,都可以揮筆而成,完全不需要花費時間書寫。
方運一步一戰詩,氣勢不斷提升,在金光寧安積累到一定程度後,裡面的讀書人的誦詩之聲竟然震耳欲聾,充滿了虔誠,充滿了莊嚴,彷彿方運真的成為半聖,彷彿方運真的成為他們祭拜的神靈。
貝翼皇毫無還手之力,待聖威耗盡,貝殼全都破碎。
寒光一閃,霜寒劍氣將貝翼皇的身體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