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官和一位巡察看向前十份試卷。
排名最高的一疊試卷是兩尺四的才氣,其後分別是兩尺一、兩尺和一尺九。
董知府微笑問:“要不要猜一猜何人才氣最多?”
周主簿道:“還用猜嗎?第一必然是方運的。”
“周大人所言極是。”馮子墨微笑道。
耿巡察卻冷笑道:“那可未必。就算他才氣最高,也可能是詩詞才氣高,而未必是經義才氣高。看看其後的才氣,相差不到一尺,茂才之位屬於誰或未可知!爾等身為聖人門徒,在閱卷前就如此吹捧方運,若不是顧及爾等顏面,早就奏請聖裁罷黜爾等閱卷資格。”
三個考官心中憤怒,但卻無言以對,這科舉閱卷雖然嚴肅,但大家都是文人又不是木頭人,沒必要那麼嚴謹,可耿巡察說的沒錯,而且他又是翰林,眾人也只能生悶氣。
“耿大人教訓的是,那我們開始閱卷。”董知府突然快步走到第一份試卷面前,另外兩名副考官相視一眼,默默地跟過去。
按照規矩,主考官會請科舉巡察來判閱第一份試卷,一來尊重聖院的地位,二來尊重高文位的人,但是耿巡察已經撕破臉皮為難方運,要不是方運以請聖裁威脅,耿巡察會變本加厲。
一方是本地豪強,一方是聖院官員,兩者一生恐怕也不會有第二次相遇,耿巡察翻臉在先,所以三位同在景國的考官已經沒必要再顧及什麼。
三個人站在試卷桌前,耿巡察只能在一旁扭頭看。
耿巡察輕蔑一笑,絲毫不生氣。
四人一看試卷,三個變了臉。
耿巡察定睛一看,哈哈一笑,道:“這不是方運的字跡,我認得!方運竟然不是才氣第一人,你們玉海城果然人才輩出啊。好!好!”
董知府黑著臉道:“耿巡察失態了。”
耿巡察不以為意,微笑著看著排名第一的試卷,說:“我看看,經義才氣有一尺六,詩詞才氣有八寸,這字跡我不認識,我所猜不錯的話,似乎是那位童黎的?後生可畏啊。單憑這一尺六的經義才氣,在許多地方都可爭得茂才。若無人在科舉舞弊,玉海城茂才之位非他莫屬。”
周主簿和方運關係最好,沉聲道:“耿巡察請肅靜,這裡是閱卷房,不是胡亂吹捧之地。”
耿巡察依舊面帶微笑,勝券在握。
董知府道:“我等交叉判卷,等做出最後的評等後,可由耿巡察核實。”
“請!”
“請!”
馮院君和周主簿相互客氣一番,沒人理耿巡察。
董知府看經義,馮院君看詩詞,周主簿看請聖言。
不多時,董知府在童黎的經義下用紅筆簡單地寫了兩個字。
乙中。
耿巡察看了一眼,沒有說什麼,這個評等很客觀,童黎的經義才華不錯,破題也足有乙上的水平,但後面的部分就一般了,不過在秀才之中仍然鶴立雞群。
耿巡察冷眼旁觀,現在的評等只是待定,除了請聖言,最後詩詞和經義的評等最高者無論是哪一等,哪怕是丙,也會改成甲等。
另外兩名考官也相繼做出評等。
童黎的請聖言、詩詞和經義分別是乙下、乙下和乙中。
之後三人交叉判卷,都沒有發現問題,最後的評等都和第一位考官一樣。
三位考官正常情況下會誇獎童黎,畢竟三乙不常見,如果不出意外,這人必然會是一府茂才。
不等三位考官開,開口,耿巡察道:“不錯!你們三人還算公正。”
三人相互看了看,開始判第二份。
字跡仍然不是方運的。
三個人的臉色更加難看,而耿巡察的笑容更大。
不多時,第二份的評等出現,分別是丙上、乙中和乙下。
耿巡察道:“這人的經義評等和童黎一樣,但童黎的經義才氣高了四寸,不如童黎。”
三人一句話不說,默默地進行第三份試卷的評等。
依舊不是方運的。
三個考官的臉已經和黑鍋沒什麼區別,不過三人有文膽在身,哪怕心情再差,也不會因此胡亂評等。
第三人的評等是丙上、乙上和丙上。
耿巡察再度評價道:“此人詩出出縣,才氣一尺一,可得乙上。第四人的字跡我看到,應該是方運了。”有聖人俯察天地,有些話說了無傷大雅,畢竟三位半聖才是真正的考官。
三個考官帶著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