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4 / 4)

小說:儒道至聖 作者:江暖

己是對的。

第604章 神罰降臨

此話最先記載源於《孟子》,乃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話。

支援殉葬之人,認為“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說,第一個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必然斷子絕孫。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殉葬制度是周朝禮樂重要的一部分,孔聖既然提倡復古,自然也會支援殉葬制度。

而反對殉葬的人則認為這句話是孔子反對殉葬,但卻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解釋是根據《孔子家語》的孔子原話,認為孔子提倡用草束成人形充當真人陪葬,若是利用和活人相似的陶俑陪葬,這種人的家族或國家必然覆滅。孔子認為連像人的陶俑都不應該陪葬,自然更不能拿活人陪葬。

第二種解釋是,第一個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的人非常仁慈,這種人難道就沒有繼承者嗎?言下之意是這種仁慈應該發揚光大,必然後繼有人。

反對殉葬之人是利用“仁”來作證據,但支援殉葬之人用“禮”來當依據。

無論是孔聖本人還是孔聖世家之人都沒有對此話進行解釋,倒是孟子引用此言的時候,認定孔聖反對陪葬。

“禮”乃是聖道之一,但禮一直在變,無人可以把握脈搏,只有半聖才能以聖議的方式修改禮節,但修改的都是迫切需要改變的,殉葬制度一直沒有被列入聖議。

方運縱觀人類歷史程序,非常清楚,殉葬制度必須要廢除!

“那麼,本次經義的題目,就以‘秦穆公殺三良’為題,廢惡禮,揚仁義!”

方運選好了此篇經義的題目,經義不是策論,策論可以細緻討論殉葬制度的利弊,但經義要把殉葬大而化之為惡禮。

過了許久,方運決定用極為少見的“多破”之法,利用“仁”“忠”兩個方面來破題。

“仁者,知人之好生而惡死;忠者,知報國而非掘族之基。”

此言是說,一個有仁德的人,理應遵循人的本性來做事,每個人都想要活著而不想死,殉葬自然是不仁的舉動。而一個忠於人族的人,應該知道每個人都是人族的基石,害人族之基石,便是對人族不忠。

方運心知,破題宜正、全、偉,忌偏、邪、急。

第一句的仁屬於正,中規中矩,但第二句直接丟擲“殉葬就是在挖人族的根基”,則有些“邪”與“急”,下面一旦不能自圓其說,那整篇經義必然降等。

方運在沒寫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