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孔雀、鸚鵡、豹子、市井、花街、老嫗、少女……等等一切可以被畫的事物快速出現。
方運立刻閉上眼,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環視四周。
正北是一片大雪覆蓋的高原,寸草不生,天空有鷹鷲掠過。
正西是一處繁華的街道,店鋪林立,行人如織,川流不息,形形色色的人物俱在。
正東群山林立,巍峨挺拔,綠樹覆蓋山野。
正南則是丘陵松林,亂石溪水,蘆葦輕舟,安閒恬靜。
方運認真觀察四周,這四方景色就是彩詩亭的考題。
彩詩亭之所以位列第七亭,主要原因是不僅僅考驗繪畫,還要考驗詩詞,詩畫並重方得十籌,哪怕當年的畫道第一人顧愷之也不得十籌,反而被陶淵明得了十籌,就是因為陶淵明詩畫俱佳。
方運在進入凌煙閣前,在看到“彩詩亭”三個字後,自然而然冒出詞聖蘇軾曾經對王維的評價。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在得奇書天地前,方運只知道王維是唐朝大詩人,但得奇書天地後,方運才知道王維在華夏古國繪畫之道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王維甚至被明代書畫大師董其昌奉為“南宗畫之祖”。
若只論詩畫並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只有蘇軾的詞畫可以與王維的詩畫相提並論,所以看到“彩詩亭”三字,方運第一時間想起了王維,在進入凌煙閣前,就打定主意學王維之畫,更何況王維還有著名的《山水論》和《山水訣》以及大名鼎鼎的“破墨山水”。
方運為了學好王維的詩畫,深入瞭解王維事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王維與李白的關係。
兩人同年出生,鄰年死,都曾同時出現在長安,兩人交好的詩人很多,可兩人幾乎沒有交集,在那種風氣下的唐朝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
兩人與孟浩然、王昌齡和杜甫都有交集,與玉真公主也有來往,李白最擅作詩送友人,孟浩然、王昌齡、杜甫和高適等等大量詩人都曾出現在李白的詩中,但大名鼎鼎的王維卻沒有。
兩人關係為何如此,至今不得而知,只是有人猜測因玉真公主,也有人猜測是沒有被記載的私仇。
論古詩的高度,李白在王維之上,而論詩畫並重,則王維更勝一籌。
方運沒有立即選擇畫什麼,而是在心中默背王維的《山水論》和《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