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磨一劍。我軍成大器,就在今朝!”
聽完易隨風的話,其實年紀也不過才二十有七的張朝哲“豁”的從沙發椅上站起了身,愣愣的盯住了易隨風。只盯著易隨風看,卻不見其說出半句話來。
“看什麼?我臉上長花了?”易隨風方才剛剛抽空洗過臉,所以只能這樣與老戰友、老同學開了一句玩笑。
張朝哲在他這話說完時,卻絲毫沒露出該出現的微笑,而是突然一個立正,對著易隨風行了一個軍禮。手放下時,才開口說到:“難怪放著那麼多的名宿、老將們總理不用,力排眾議的選擇你來擔任這第一艦隊的司令官。現在我算明白了,你不是隻會頂撞總理,不是隻會硬打橫衝,原來真的遠見可比總理啊!”
聞言面露難為情的神色,易隨風連連擺手,轉身將目光從張朝哲的身上重新移到了高倍望遠鏡上,搖著腦袋說到:“我可跟總理他老人家比不起,人家那腦袋,咱們這群人綁一塊兒未必比的上。要不是他老人家想出這新戰艦和編隊模式。你我怕是現在還只能跟小日本比勇敢、比速度呢!”
他們兩個實際上都忘了一點,那就是當初他們在上大學的時候,劉克武首先提出、王士珍最先加以詳化,之後又有馮國璋、丁汝昌、段棋瑞以及蘭陵基地裡走出去的商德全、閻靜休等人真正詳實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已經寫入了濟南軍官大學、濟南軍政大學的教科書裡面。
當時在濟南兩所軍事院校、中國最高階的國防大學裡面,許多被劉克武強行塞進去深造再教育的老將們,是不會真正認真去看這些在他們思想中,那時還完全脫離現實的學習材料的。
而易隨風卻不同,首先他是個年輕人,其次他到德國的時候,正趕上德**事大革新中,思想革新浪潮的掀起。所以,當他看到這些新鮮的作戰課題時,立即就投入其中去了。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最後等到馮國璋、丁件昌、王士珍三人一起去給易隨風那批學員考畢業試時,只有易隨風在那期畢業的時候,正因為這多兵種戰術上的一篇論文,才被劉克武從四百人中選中,直接回到海軍當了艦長。
現代化的戰爭,在這樣一個時代裡,是所有人,即使是西方人都無法真正知道的。穿越來到這個時代,本身又是軍事學院裡每天搞研究出身的劉克武,卻是清楚的瞭解什麼才是現代化的戰爭。
在一個落後的國家,四年來能發展起來一支世界第一強大的海軍,當初在復興黨二大上設定出五年發展計劃時間,劉克武就已經確信了現代化的戰爭,是完全有可能從自己的國家的開始出現的。
首先,中國地大博,只是因為滿清異族政府的愚民、愚己、囚錮思想,才導致很多資源無法開發出來。只要有好的政策和好的方法,正如四年後現在這樣,中國的礦產資源一被全面開發起來,馬上就能追趕起西洋列強來。
其次,中國的人口是世界上第一多的國家,這是西方國家在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相比的。雖然人口基數大,在很多時候會成為國家的發展的負擔。但是在更多的時候,想要快速發展,就需要大批的人才。
中國原本在封建體制下,尤其是閉關鎖國政策禁錮下,是很匿乏現代化人才的。但是在這四年裡,只三省之地,就為中國培養出了六萬名大學畢業生、三十萬名專業技術人才。
可想而知,如果真的到了 獅年年末,復興黨該制定第二個五年計劃時,只要把教育放到第一位上,人才問題是不會再成為中國發展道路上最大一隻攔路虎了。
有了人才,再加上龐大的資源,中國必然可以憑藉劉克武“超前”百年的見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化軍事強國。而遠洋第一艦隊,恰恰正是劉克武打出的第一張軍事現代化的試驗之作。
雖是試驗性的組建出這樣一支軍隊,指揮員的人選上,劉克武卻是在籌建這支龐大的艦隊之初,就已經在開始物色之中的。
原來海軍那些將領,很多都飛田寸討,但是他們的思想裡懷是有著很多根深蒂固的落後思恐月,定了他們無法真正理解和執行“多兵種協同”這樣戰術的。
易隨風與那些宿將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是科班出身,完全是劉克武私人關係上開始的海軍生涯。即未接受過少則數年,多則十數年的封建思想灌輸。自然的,就會在接受許多新鮮的事務上,放的開、想的好、吃的掉、消化好。
他的論文從那一期畢業生四百篇論文中脫穎而出,即有其刻苦鑽研之功,亦有其不拘舊禮的原因。也正是他的眼界開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