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端王府的地界,到了自己的新宅子。一看到新宅子,劉克武的心裡也不禁又是一陣樂。
好嘛,高高的門樓,紅牆琉璃瓦。雖然大門還是緊閉,但光是現在看到的門樓和院牆,就已經說明這個宅子足夠大、足夠氣派的了。
翻身下馬,楊度將鑰匙交給了親兵哨哨長(親兵哨副哨長)陸建章,後者迅速去開啟了院門後,劉克武邁步走進了自己的新宅中。
一進了宅子,眼前豁然開朗。寬闊的一進院,至少也有個兩三百平米大小。周圍的房屋,還都是剛剛粉刷過的。
再穿過正堂,劉克武在自己的新宅子裡轉了起來。竟然是一個四進式大宅,第一進是東六、西六、北四十四間房。第二進是東八、西八、北四二十間房。
哈哈,太和諧了,某些漢寫數字連在一起,都不能做為分章標題,各位大大理解下吧。!~!
..
第 65 章 安家始置業
再進到第三層,則是一個小花園一樣的區域。第三層裡,只有一座兩層的小樓,周圍則全都是樹木。
走上小樓,劉克武細數了一下,一層四間、二層三大間,足見這小樓夠氣派的。樓的正中,還掛著一塊牌匾,上書“承宣”二字。
看到那兩個字後,劉克武不禁轉身問起了楊度來歷。楊度一說,倒把劉克武嚇了一跳。
感情這個宅子,最早的主人竟然是滿清開國的時候,漢人第一臣范文程由順治皇帝親賜之宅。
能住進滿清初年漢人第一臣的宅子,劉克武不禁在心裡很快就想出了,一個用這宅子大做文章的新主意。
轉過身看向韓玉國後,劉克武說到:“這大清初年漢臣第一人的宅子,現在竟成了我的府邸,哈哈,餘純啊,你說這是不是件很美妙的事呢?”
將近兩個月一直跟在劉克武身邊,韓玉國已經知道了他這個主子的很多心思。聽完自己的話後,韓玉國立即抱拳說到:“前看範大人,今看劉大人。既然上天安排大人住入此府邸,自是暗喻大人也將成大清新一代之漢人忠義重臣。”
楊度在韓玉國的話音一落,也立刻接話抱拳說到:“餘純所言不假,皙子來買此宅之時,問宅之人不在少數。然,閔大人卻只願將之賣與大人,此中必有天意於中。”
轉身看了楊度一眼後,劉克武笑著說到:“可惜在下只是一武夫,武夫之勇之能安幫、卻不能定國。日後本官還需皙子兄和餘純,你們這些儒士方能成大業啊。”
武夫之勇只可安幫,不能定國。劉克武之所以要說這樣的話,其實主要還是怕太早的露了鋒芒,反遭來朝廷那些高官的提防。
明白的告訴你們,我只能打江山,卻登不了管江山的廟堂,這才是他要說出這句話的真正原因。
讓那些大員們,以為自己只想做個大將,並不想去跟他們爭權奪利,劉克武又來了一次瞞天過海的妙招。
果然,後來這翻談話傳出去後,讓朝廷裡有些還對自己有些忌憚的人,徹底放了心。從而讓此後的升遷掌權之路,更加順暢了。
話傳進西太后的耳朵裡後,也得了那個老太太的盛讚。那個老太太從已經開始專心躲在宅子裡,參佛淡出的恭王爺嘴裡聽到這話後,直接說了句“我大清多些劉仲遠這樣安分的武將,才真是我大清之福啊。”
但那都是後話,從小樓上下來,劉克武就在眾人的陪同下,走進了後花園。好大的花園、好清的池塘、好美的景緻。
後花園整個都是在一個池塘中心小島上的,島上的方圓也應該有兩百多平米,這是劉克武根據目測所得的大小。
島上怪石嶙峋,石山高約六七米。樹木茂密之中,梅花竟在迎冬盛開。山頂之上,是一個亭子,走到亭子上,赫然見到正中的一塊匾上寫有“梅嶼望池”四個字。
看到牌匾的落款後,劉克武不禁更加高興了,因為赫然竟是“石庵題”之字。石庵,不正是滿清著名的濃墨宰相劉墉嗎。
這個宅子,沒想到竟然有如此多的盛義暗藏其中。先是一個開國第一漢臣,這花園之中又來了這麼一個盛世漢人第一相。
劉克武開始懷疑,那個閔侍郎住在這麼個宅子裡,怎麼就能愣頭愣腦的去得罪慶王爺。不得罪那他貪財王爺的話,用這宅子做點文章,怕是想不平步青雲都難了。
想著怎麼用這宅子,來幫自己更順利的施行自己的計劃,劉克武帶著眾人走回了第二進的正房。楊度分別介紹了幾間房的原來用途後,劉克武選擇了第二進的正房做自己的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