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2 / 4)

小說:毅軍突起 作者:莫再講

隊中,只有親兵隊是潘萬才的兒子潘朗清。

第二標的標統,由張懷芝出任。其下的參議官則呼叫了重傷在身的周鼎臣出任,幫帶官還是劉克武的心腹、劉家的兩代家臣趙倜。第三標標統為段祺瑞,參議官宋真武、幫帶官熊秉琦。第四標的標統為馮國璋,參議為銘軍系劉朝先的遠房堂兄劉朝宣、幫帶官為馬龍潭。

這三個標之下的二十一營又六隊主官,則清一色的都是魁字大營出來的人。而在人員的挑選上,劉克武給各將領的要求是:無大煙癮、無過失大記、年紀18-25歲之間、從伍一年以上的精壯士兵填充入新軍南鎮之中。

散開之後,寧河和整個天津地區就更加喧囂起來了。許多其他軍隊的人,一聽說朝廷真的把新軍變成了南北二鎮,紛紛開始託關係投向新軍之中。南鎮因為劉克武最近的威名正壯,而且富有也是大過袁世凱,所以從一開始就成了最大的投奔目標。

這邊是收納新兵、轉汰不合格士兵,那邊是整編日本戰俘成立三十個戰俘營待用。從原來的日本租界到寧河縣城,處處可見全都陸續換上了綠色軍裝的新軍南鎮官兵出現。

在對日軍戰俘營的看押上,劉克武在自己的新軍第一升帳之後,直接就跑去和聶士誠約定了。聶士誠對這個外甥,那還真不是一般的好,直接從他的直隸提督節制下,又劃撥出了十二營六千人,幫著劉克武向山東押送那些日軍戰俘。

動身的日期,劉克武也確定好是接到聖旨的五天後。用這五天的時間,劉克武先是將那些工廠全部重新整合後,正式成立的天津光華實業發展總公司,從而取代了原來的所謂金融公司。註冊地改遷到了北京,從而避免了英國人日後要挾。!~!

..

第128章 袁某人下跪

十家工廠的光華實業發展總公司,從日本人和西洋那些怕事的洋人那收購的工廠,更是直接就涉及了麵粉加工、機器碾米、紡織、成衣、機械製造、百貨六大行業。WWw。

劉克武在新公司裡,佔據了六成的股份,從而成為最大股東。稱呼上,劉克武直接就改成了董事長,而沒再去用這個時代慣用的什麼大東家。

公司的總經理,則經過與眾人和新老八大家商量後,正式任命了陳定一擔任。畢竟他有才學、懂新商、曉新規又在公司中有了九股(公司每股為一萬兩白銀)。

在北京那邊的產業,劉克武好不容易真的封疆了,可不想屁股沒坐熱就給人推下臺。所以不但沒減少,反而派楊度回了趟京城,跟著載振一起出馬之後在整個東城將眾多賞號、錢莊整合到一起,重新成立了個光大實業總公司,由華世奎出任總經理。

華世奎的職務,也在那第四道聖旨上,由慶王爺出面正式給變成了戶部左侍郎。在北京的光大公司裡,還出資拿到了二十股,所以京城那些商號和工廠的老闆們,也就沒有任何的反對,總比把產業讓那個振貝子去敗壞讓他們放心的多了。

京城的產業投資上,劉克武一下就撒出了整整一千六百萬兩,加上之前的投資也將光大實業公司擴充到了三千六百萬兩白銀。慶王爺父子只有不到一成的股份,而劉克武卻也佔據了六成股份。

兩家公司,劉克武在帶著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一萬五千名新軍南鎮官兵出發前,預計到的每年收入就可達到一千兩百萬兩白銀。也就是說,至少自己每個月都可以拿走一百二十萬兩白銀的總分紅。

一百二十萬兩雖然不是很多,但這數字也足夠龐大的了。有了這些錢,人還沒動身劉克武就積極的和威爾遜等西方財團在華的代言人談起了合作。

目標很簡單,將來在自己的山東,至少要也弄出幾十家現代化的工廠來,強壯庫稅的同時增加自己的軍費收入。

五天的時間,在緊張忙碌中度過。遼東的戰場上,雖然日軍先後調動了四萬人慾過江,但光緒皇帝在關鍵時刻,亮出了兩個日本親王的王牌,不但讓日軍沒敢渡江,反而逼著在九連城和虎山的那些日軍,主動撤到了江南岸。

馬玉昆也不含糊,直接帶兵就抵到了鴨綠江的各處險要。收繳回來的那些大炮,又重新對準了江南岸。

先敗後勝,讓在遼東的清軍士氣重新迅速的高漲起來,再加上劉克武一戰爵升五級的榜樣在那放著,所有計程車兵都喊起了“效仿賽子龍、封爵蔭家興”的口號。

士氣,在戰場上是兩軍第一要素。與清軍截然相反的是,雖然心中很憤恨劉克武連挫連殺和連敗他們的大將,但日軍官兵卻怎麼也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勇氣再過江和清軍血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