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丁管笑道:“原來丁大人口中的‘我等’只有你一個人。相信尚書大人肯定是對現在的官職不太滿意,本相決定命丁大人為一方縣令,為百姓造福,如何?”
丁管憤怒高叫道:“董賊,敢欺天謀漢,援萬惡之賊,不若與你同死!”揮出手中的玉笏板直向我擊來。我連那塊玉笏板看都沒看,只是淡淡的說道:“子滿!拿下”
典韋單手一接,就接住了玉笏板,並大步向丁管走去,伸手一把抓過丁管,往地下一按,丁管一個文弱書生完全反抗不得。只在口中大罵不覺。
“推出去斬了。”我慢悠悠的說道。就這一句話,皇帝和眾大臣的心裡就涼了一截。不是大吼大怒,不是神情憤然,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句,彷彿殺人對我很是平常,習慣了殺人一般。這一句話在眾大臣心中產生的動盪可想而知。
士卒把丁管推出去斬之。丁管直到死,口中也是罵聲不絕。!~!
..
第七十八節 朝中顯威
我向眾大臣大聲的說道:“何為丞相?丞相為百官之長。wWW;‘丞相’就是承皇上的的旨意來處理大漢事務的人。不知皇上認同否?”
劉辯的臉色有些蒼白,支吾著說道:“一切···按···按丞相的辦就是了。”百餘位大臣也是低頭不語,但是也有大臣是憤然的,像司空張溫,緊咬牙關,雙手握拳。一看就知道,是快要爆炸的樣子,只是還沒有點燃導火索罷了。
我笑著向大臣說道:“這只是本相按照皇上的意思行事而已。”劉辯一聽,張了張嘴,但是沒有說出話來。眾大臣可是老江湖了,一聽我說的就知道,我是在“放屁”。
我可不管他們的神色,繼續說道:“眾所周知,丁管此人目無王法,藐視上級,端的是可惡之極。今天方才原形畢lou。當真為國之一害也。”皇帝和百官都不曾言語,只有華雄喝道:“敢對主公不尊,華某決不饒他。”
我指著身後的眾人說道:“這些人才都是本相的心腹,本相有今日都離不開他們的功勞。今日本相特意為其請功,請皇上恩准!”袁魁心裡直嘀咕:說是請皇上恩准,連個腰都不彎,還算是什麼臣子。
劉辯一聽,立馬想起母后的話,心中雖有萬分的不願也只得答應:“丞相但說無妨,朕一定恩准。”
“謝皇上。”我仍舊挺著直直的腰板,從懷中取出一份名單,大聲的念道:“封張讓、侯覽、曹節三人仍為中常侍。”我故意停了下來看向百官的動靜。他們臉色默然,顯然是由於剛才丁管的事情,心裡還是有些憂慮。張讓等三人可謂是富貴中危,危中顯福,現在他們的心裡就可就踏實了,晚上做夢也要笑了——怎麼當年我就幫了董卓呢,只能說士族中人都是一幫蠢材,不然我哪會撈得著這樣的好事!
我見他們都沒有反應,繼續說道:“武官:張濟為牙門將軍,樊稠為蕩寇將軍,張繡為討寇將軍,樂進為討虜將軍,華雄為討逆將軍,徐榮為破虜將軍,龐德為折衝將軍兼司隸校尉,成廉為安遠將軍兼涼州牧,高順為車騎將軍。”百官心中大驚,前面全部是五品官,怎麼一下子突然升到二品了。
我特意停了下來,向眾將問道:“有何疑問?”
樊稠問道:“主公,我們的都是幾品官銜?”百官心中直呼土老帽。
“除高順的,其餘皆是五品官銜。”
華雄問道:“主公,那高順將軍是幾品官銜?”
我對眾將說道:“二品官銜。”我頓了頓問道,“眾將可有不服?”
眾將都大喝道:“沒有!”
我嚴肅的對高順說道:“本相的軍隊就交給你了。”
高順單膝下跪,喝道:“末將定然不會辜負主公的栽培。”我親自把他扶了起來,我拿著名單繼續念道:“謀士:李肅,此人謀略出眾,思緒敏捷,足以勝任九卿之一太常這個職位。(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李儒,乃是本相小婿,但是本相絕不會偏袒於他,李儒小有謀略,也通內政,當九卿之一大司農還是可行的。(掌管國家財貨)賈詡,此人才能平庸,就不讓其在眾位大臣面前獻醜了,令其當本相的主簿(實權的副丞相)足以。”
李儒在我身後連呼主公英明。這可是我親自寫的,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安排的職位,能不好麼?
我向皇上問道:“不知皇上以為如何?”
劉辯有些疑惑的道:“朕是沒有意見,但是董愛卿所奏的太常與少府官職與朝中的大臣相同。不知董愛卿有何辦法。”
我笑道:“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