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確見過,不過那是我已經勝了,也就沒他們什麼事了。)
龐德在旁邊問道:“主公,劉備有如此無雙勇士的兄弟,不知其能是否更甚其弟?”
“劉備此人本將亦是有點疑惑,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邦,本將亦不知其有何才能?”
華雄大呼:“明珠暗投矣。”
我向華雄解釋道:“此人能收服如此二將,說明此人定有些能耐,不可小視。天下有能之士眾多,眾將不可小視也。”
“諾。”
“我等在此說話倒把張繡給忘了。”接著對張繡說道,“接下來就要看你的武力了。”
“定不讓將軍失望。”
“典將軍,請。”張繡一抱拳。
“無需如此,來吧。典某也想看看槍王的傳人的武藝。”
此時張繡的腦中回憶起老師童淵的話:繡兒,汝的武藝並不算得上一流,雖出手刁鑽,但是力量不足,若是遇上一員武藝大成,兵器並非是過重的武將,必輸無疑,但是遇上一位以力舉千斤,且兵器過重,武藝大開大閥的戰將,卻是有贏的機率,十招,在十招之內出奇招,方可得勝。不然等對手熟知你的武藝之後亦是必敗無疑,切忌,切忌······
典韋的武器重八十斤,剛剛與樂進的比武的過程也說明他確實是力舉千斤的武將。他的招式是······有機會,能贏!
張繡lou出了自信的神色,看的眾將疑惑不已,忙問張濟究竟張繡有何能耐,張濟也是迷糊不已,他是見過張繡武藝的,在他看來雖然他侄子的武藝還算說得過去,但是和典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張繡在腦中在回想一遍,信心大增,大喝:“典將軍,看槍!”說著便槍頭一轉,挽出數朵槍花,直朝典韋胸口而去。
典韋大呼:“來的好!”用左戟一擋,但是張繡的槍頭已經到典韋的右邊去了,典韋自然是再用右戟來擋,但是仍然沒有聽見槍與戟的相撞聲,原來張繡的長槍已經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典韋大驚:好一個快槍。回想起自己老師的話,如今你的武藝,天下能勝你的人寥寥可數,絕對不超過5個人,但是有一種武功卻是你的剋星,那種武功就叫做“快”,性命攸關,莫要輕敵!!!
典韋大喜過望,數年來從來沒有一人可以作為自己的對手(我不在其內,我也沒空),今天第一次有了興奮的感覺,大吼:”就讓某見識張壯士的快槍。”
說著便向張繡衝了過去,舉戟便斬,但是奈何手中的戟短,又是張繡的槍頭先到,忙用戟去隔開,不想張繡此招乃是虛招,一晃已經到了典韋大腿邊,典韋只得又將兵器轉到腿旁,奈何張繡的兵器長,且速度極快,典韋完全跟不上張繡的進攻,只得被動的防守。典韋首次感覺到他的短武器的弱勢,旁邊的將領也是大開眼界。一旁的張濟可是笑的春光燦爛,他從來沒想到他的侄子能把董卓眾多將領中最厲害的典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一點脾氣也沒有。沒想到在童淵處學的“花架子”還是很管用的。(這並非是馬戰,馬戰就是兩個樣子了。)
典韋盯著張繡道:“不想童淵有此徒兒,他該值得慶賀了。”
“某在老師處不出3回合必敗。”張繡此語說的斬釘截鐵,絕對不會有半點謊言。
典韋雖然對軍事不懂,但是對武藝可很是有研究。自己的武藝天下少有不假,但是卻完全拿張繡沒有辦法,要在3回合之內打敗張繡,典韋慢慢的回想自己與張繡的戰鬥······沒有碰撞,此人速度有餘,力量不足。只需逼其與我的鉄戟相撞,必定可勝。(其實有速度的都多少有點力氣的,但是這點力氣在典韋面前,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主意一想定,雙戟舞得風雨不透向張繡處狂奔而去,見張繡果然“大驚”,大喜,更是勇猛向前,本來張繡並沒有什麼好辦法,長兵器易攻,短兵器易防,若是典韋一直這麼防下去他也沒有什麼辦法,但是現在他在急速的運動之中,必然不能護及全身,這是機會便來了······
張繡見典韋急速而來,先來了數個虛槍,但是典韋並沒有做出太大的防禦動作,因為典韋知道,他的武器就算與他的武器“輕輕”相碰都不敢。待到典韋離張繡一米的距離,典韋右手戟猛然向張繡脖頸刺去,誰知張繡在典韋與樂進一戰中早已知曉典韋的進攻方式,頭一低,身子一轉,大吼:“回馬槍。”長槍正好對準了典韋右邊的空當。眾將在一旁大呼:住手!我也是異常緊張,從沒想過典韋在單挑中遇到危險。張濟的臉可是有些煞白了,若是典韋死了,他的侄子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