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面對著眾多一郡同僚,用略顯沙啞的聲音大聲道:“我等既為先州牧舊部,理應奉子德公子為尊,只恨無人統領。如今劉將軍既為大義,甘願站出來,率我等擁立子德公子,我黃忠不才,胸中亦存忠義,願以此老軀,為劉將軍和子德公子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黃忠作為長沙土著官吏的代表人物,如今一站出來表態,起到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的,當下,那些尚在觀望的本地官吏,一見老將軍也站出來支援二劉了,反正槍頭鳥已有,嘩啦啦一下子湧出一片人,紛紛大呼擁護。
臺下的馬謖,此刻的心情並非是驚訝,而是有種恍然大悟的覺悟。
他跟隨劉封的日子最長久,也是最瞭解劉封的人,回想起自離開夏口後的諸般種種,劉封的許多舉措,在馬謖看來都是自找麻煩,而劉封這個當事人卻樂此不疲,而且對於惹來的麻煩,都視若無睹一般一笑置之。
馬謖一直在困惑,一向胸中藏有機略的劉封,為什麼會變得一時糊塗卻又一時聰明,那個時候他就隱約覺得劉封似乎有難言之隱,他在故意的隱藏著什麼。
現在,終於真相大白,所有的困惑都迎刃而解,劉謖終於明白了劉封先前的種種“不妥”之舉是為了什麼。
為的就是今日的振臂一呼,與劉玄德公然決裂。
也許,在場的絕大多數人,都以為劉琦是剛剛跑來投奔劉封,而劉封也是在倉促的情況下做出這個大膽的決定。
馬謖卻很清楚,夏口的那場大火,也許根本就是劉琦的自導自演,那兩個被劉玄德慢待的兄弟,應該是在更久之前就已經決定聯手絕地反擊。具體是在什麼時候劉封有這樣的決定,馬謖卻無法推算出來,不過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馬謖也必須做出抉擇。
也許是他人生中最重大的一個抉擇。
想想劉封的英武果決,機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