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3 / 4)

小說:血沃軒轅 作者:竹水冷

我性命!”誰想到,那李滯卻一下跪倒在地,哭訴著道:“國王欲要加害於我,李滯朝不保夕。思來想去,唯今之計,只要仰賴將軍。我李滯一命事小,可國王卻聽信奸臣讒言,欲要降清。此天朝與我李滯之大恨也!”

李建標面上露出驚疑之色,將李滯攙扶起來:“世子何出此言?想綾陽君乃是世子之父,天下豈有父親謀害兒子的道理?想來世子身邊必有小人挑唆,致使世子如此惶恐,千萬不可當真。我這就送世子回去,以辨明是非道理……”

李滯大驚失色,連連搖手說道:“不可,不可,萬萬不可。眼下李滯性命尚無大礙,可一旦回得慶雲宮,只要國王知道了此事,也許將軍明日便見不得我了。”

李建標心中嘆息,朝鮮的一切都在按照武英王設想中的進行。武英王曾有言,朝鮮君王其心最是刻毒,為了權利,兄弟相殘,父子相殘,兄殺弟,父殺子的事情比比皆是。一個國王若是失去了勢力,便連一隻狗都不如。

他這帶著八百明軍來到朝鮮,一是將滿清地勢力從這裡驅逐出去。第二個,也是最關鍵的任務,便是利用朝鮮國內的矛盾,將朝鮮的政局納入大明需要看到的軌道。原想這事會有些波折,卻不想李宗和李滯的矛盾,這麼快便浮上了水面。

武英王地意思非常明確。控制住李滯比控制住李宗對大明而言更為有利。一來李滯深受滿清之害,對滿清之恨徹骨銘心,上臺後必然會成為堅定的親明派。二來李滯曾親眼見過明朝的強盛,明軍的威嚴,在短期內不會生出二心。

其實。在李建標的心裡,更願意地是去前線打仗,而不是介入到朝鮮的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中,但武人的責任,無非服從二字。而在臨行前朱斌對他說的話,更是清晰地印在腦海:

“控制住朝鮮對我大明意義重大。其一是可以對滿清形成包圍之勢,使其在做出國策時不得不對身邊的敵人有所顧忌。其二是朝鮮有著大量地物資,以及人力可以供大明使用。我大明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做那種沒有任何實質利益而言的宗主國,而是要利用身邊的一切國家,來為大明服務。而朝鮮和暹羅,就是第一步。李建標,你這次的責任重大,不但要扶持李滯順利登基。更為主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要儘量做到不讓朝鮮人產生反感。我知道對於軍人來說這任務有些困難,在但再困難你也必須給我完成……”

李建標撥出了一口氣,說道:“世子,既然你說的形勢如此嚴重,身上肩負著穩定朝鮮的重任。到了必要的時刻。不得不出手助你,你且把朝鮮目前地狀況。一一說給我聽。”

見明將語氣有所鬆動,李滯大喜過望。便把朝鮮國內的黨爭對李建標訴說了一遍。

在朝鮮地仁宗、明宗時期,朝鮮的實權被文定王后把持。崇佛排儒並好於內鬥的文定王后,根本無心關心北方邊境之事,這樣給了女真族人可趁之機。到了第十四代國王宣祖初期,朝鮮北方的大片國土又淪落到了女真部落的手中。

宣祖國王派出了李舜臣、元均等名將北伐征討。但就在這個時候,朝鮮內部發生了重大地變化。朝鮮內部地朋黨紛爭日趨成熟,終於誕生了東人黨和西人黨這樣的成熟政黨,開始了長達兩百年地朋黨政治。

其後的光海君是依靠朝廷裡大北派的勢力登上王位的,而大北派的政敵西人黨一直處心積慮要除掉光海君。這樣,明朝就大力支援西人黨,推翻了光海君,擁立了他的侄子綾陽君為新的朝鮮國王。

綾陽君和西人黨上臺後,改變了對後金的懷柔政策,接受明朝的詔令,積極備戰討伐女真。後金與朝鮮的關係,一下子就惡化了起來。這在後來也衍生出了女真人兩次入侵朝鮮的戰爭,終於使朝鮮淪為了滿清的附屬國,脫離了大明地統治。

滿清軍隊的兩次入侵,也促使朝鮮的政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幫助綾陽君李宗登上了王位的西人黨,也因著李適之亂分裂為親清的功西派和反清的清西派。由於功西派在綾陽君李宗反正和平定內亂的過程上立的功勞超過了清西派,因此功西派的勢力壓倒了清西派!

而一力主張與滿清和談的大臣金自點、崔鳴吉等功西派要員就藉此掌握了朝廷的權勢。

對明朝擊敗清朝依然抱有強烈信心的清西派,面對了功西派更大的打壓,其勢力被掃除。與此同時,在功西派內部也分裂為了主張出兵援助清朝的洛黨和反對出兵援助清朝的原黨。洛黨的金自點在獲得了領議政的職位後,完全壓制了原黨。

隨著明朝軍隊山海關大捷的訊息傳到朝鮮,朝鮮內部又發生了變化。西人黨再次分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