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因此不敢輕舉妄動。而國王綾陽君的態度也是他們所摸不清的。在朝鮮順服女真後,因為質子地原因。朝鮮國王綾陽君不但順從於女真人的統治,更是幫助清朝攻打明朝,進而屠殺漢人!
景平元年十二月六日,朝鮮世子李滯回到朝鮮,這一訊息頓時在朝鮮引起了巨大地轟動。
李滯回到朝鮮。可以用大搖大擺來形容。他穿著明朝的官服。周圍護衛著八百名抗著新式火槍,精銳的明軍將士。而一起陪同李滯回來的。赫然還有一位大明的正二品大員在內。
從仁川到朝鮮國都漢陽地這一路上,觀看地朝鮮人就絡繹不絕。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威風的朝鮮世子,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威武地軍隊。僅僅只有八百名明軍戰士,但他們的整齊威武的儀態,卻讓朝鮮人恍惚中以為來了上萬的大明將士。
本來,在朱斌最初的構思中,李滯的回國應該是秘密的。但就在李滯歸國的前幾天,他忽然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大張旗鼓地護送李滯回到朝鮮,一來試探滿清對此的態度,二來完全切斷綾陽君任何首鼠兩端的想法。
對於李滯他是並不擔心的。朝鮮的這個世子在盛京可謂受盡了屈辱,吃足了苦難,心中對滿清的恨只怕比自己還深。但對於綾陽君可就不好說了。這位朝鮮的國王曾經幫著滿清屠殺過大明子民,因此絕對不是朱斌所信任的人。
一路,有許多朝鮮人告訴大明將官,在朝鮮有著為數不少的清朝官員和士兵,沿途很容易遭到他們的阻擊,還是宜小心謹慎為妙,不必如此大張旗鼓但對於這些善意的建議,帶隊的將領李建標都禮貌地拒絕了!
臨出征之前武英王曾經明確地告訴過他,這次去朝鮮,就是要找機會和清軍幹上一仗,不光要打贏這仗,而且還要大勝,給滿清,更是給朝鮮人一個明確地警告,大明來了,大明無敵於天下的軍隊來了。
在羅村、勃羅村、小黃村這幾個地方,明軍先後幾次遭遇清軍襲擊,但都被李建標所指揮的明軍所擊退。八百明軍所組織起的強大火力,讓那些偷襲的清軍死傷慘重。同樣的,這支小規模的明朝軍隊的威望,一下在朝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而這,也開始提升起了朝鮮人計程車氣。各地的朝鮮軍民,開始有組織的襲擊當地清軍。在既要防備明軍,又要提防朝鮮人的狀況下,本就人數不多的清軍不得不採取收縮防守地戰略。同時又派快馬疾馳盛京。請求立即向朝鮮增派軍隊。
景平元年十二月九日,明軍及李滯兵臨漢陽城下。如果想僅僅憑藉著八百士兵,在沒有火炮助陣的情況下打下漢陽,無疑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此刻,飽受清軍欺凌的朝鮮民眾紛紛向漢陽城下聚集。至十日,圍困漢陽的朝鮮人已達兩萬之眾。
而面對明軍壓境。在漢陽的慶雲宮地朝鮮大臣,也很快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把持朝政的功西派,也就是親清的一派。另一派則是清西派,即為親明的一派。
功西派的立場非常明確,即朝鮮既然已經順服了清朝。那自然就該為清朝效力。眼下應組織漢陽民眾,協助清軍一起守衛漢陽,一直堅持到清朝援軍到達為止。
而清西派則對這種說法不屑一顧。本來,在朝鮮是沒有清軍駐兵地。但在山海關戰敗後,滿清為了防備朝鮮出現動亂,往其地增派了一些官員和士兵以監視朝鮮舉動。而在漢陽的清軍。不過百來人而已。若是明軍壓境的額有利時刻,組織起王宮衛隊,對清軍發起襲擊,並開啟城門,迎接明軍進城,則漢陽大勢可定,朝鮮大勢可定,到時。再借助大明的力量,則可以對清朝發起反擊。洗刷這些年來朝鮮的恥辱。
兩派各自堅持自己的意見爭執不下,這個難題只能拋給了綾陽君。但這時綾陽君地心情也矛盾到了極點。在他心裡,還是向著大明多點。可是,自己曾派出軍隊與清軍一起和大明打過,大明會饒恕自己嗎?
眼見綾陽君也沒有什麼更好的主見。爭論了整整一天。兩派的意見根本無法統一。
但就在十二月十日的夜裡,清西派決定對功西派動手了。清西派領袖宋時烈等人。聯絡同樣親明的宮廷衛隊衛隊長,於夜晚發起兵變。他們首先控制住了慶雲宮,並強迫綾陽君發出號召:
全朝鮮人行動起來,驅逐女真人,迎接大明軍隊進城!
“誓雪丙子虜亂”的口號響徹了漢陽城的每個角落。幾乎所有的功西派官員地家都受到了朝鮮百姓的衝擊。而這個時候功西派實際上已經分為了原黨和洛黨,相互傾扎,面對危急地情況卻不願意聯合起來。很快就被兵變士兵一一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