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稍晃了一下,黃得功並沒有撲向皇帝,他跪了下來:“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是難道皇上就只憑廣昌伯與東平伯支援借虜平寇就要殺之,那興平伯、馬閣佬、高閣佬、劉御史等人又如何,如果單殺此二人,皇上如何服眾,還請皇上三思。”
見黃得功跪了下去,王福心中一鬆:“朕當然不是單憑他們支援借虜平寇就要殺之,這兩人遇賊不進,殺良冒功,盤剝地方,視百姓如寇仇,毫無忠義之心,他們這是動搖我大明的根基,把百姓推向清虜,單憑這一點,朕殺他們也不為過,何況劉良佐有一弟早投降清虜,焉知劉良佐沒有與清虜取得聯絡,單等清虜南下他便要獻地獻民?”
黃得功聽得啞口無言。後一條皇帝只是猜測。前面幾條卻是實實在在地罪名。若是太平時節。這兩人地頭早被朝庭砍了。可是若說殺良冒功。荼毒地方。高傑做地並不比兩人少。為何皇帝卻不提高傑。
“你在想朕為何不殺高傑吧?高傑亦該殺。只是朕念他殺賊有功。給他一條改過自新地機會。如果他依然不改。那就別怪朕沒給他機會了。”
黃得功默然半響才道:“皇上對微臣又如何處置?”
“愛卿放心。你部素來軍紀嚴明。並無殺良冒功之事。與清虜。流寇作戰。每每奮勇爭先。一步步積功到靖南侯。朕必倚為干城。若能收復北方之地。他日青史留名。必不在唐汾陽郡王之下。朕也不會吝嗇王侯賞賜。”
汾陽郡王指地是郭子儀。此時大明江山比起唐安史之亂更加險惡。安史之亂時。大唐雖然由於太平已久。朝庭無可用之兵。只是天下民心依然在唐。而眼下大明。不但無可用之兵。而且人心思動。實在到了危險萬分地時候。
黃得功當然不知道皇帝此時心中其實打著逃跑地主意。若黃得功真有郭子儀地本事。將清兵擋住。不要說郡王。就是親王皇帝也不會吝嗇。
大明開國以來還沒有封過異姓王,對於封王的誘惑,黃得功不置可否,先別說恢復中原,能不能保住這半壁江山都成問題。
大殿外,劉良佐、劉澤清、高傑三人互相瞪著大眼,已是等得不耐煩了,他們得到小黃門的聖旨還以為皇帝只是召見自己一下,沒想到卻是三人撞在了一起,聽到皇帝單獨如見黃得功時,更加不滿,若不是擔心劉良佐,劉澤清兩人會在皇帝面前說自己壞話,高傑差點要轉身就走。
劉良佐與高傑同出於李自成帳下,本人兩人應該有共同語言,只是高傑為人高傲,看不起劉良佐這種滑頭,劉良佐同樣看不起拐帶主公妾室的高傑,他們之間的關係反而不如與劉澤清的關係。
…………………………
第二更到,求推薦票!
第三十四章殺(二)
一名內侍走了過來,看了三人一眼,張嘴道:“皇上有旨,傳廣昌伯、東平伯、興平伯三人覲見。Www!”
劉良佐、劉澤清、高傑三人甩了甩手,正在往宮內走去,傳話的內侍伸手攔住了他們:“三位伯爵爺,覲見皇上還請解下兵器。”
三人齊“哼”了一聲,並沒有多說,將隨身兵器解下,丟給了內侍,劉良佐大咧咧的問道:“皇上在哪裡?快點帶路。”
那名內侍懷中抱滿了三人兵器,他將兵器放在殿外幾名侍衛處,吩咐幾人好生保管後才露出一絲笑意,向三人道:“三位伯爵爺不用急,跟在咱家身後即可。”
三人無奈,他們雖然跋扈卻不是沒有腦子,這裡是皇宮,自然不敢亂來,只得跟在那名內侍身後向皇宮內院走去,連過重重門檻,卻是越走越偏,三人心中隱約感到一絲不對勁,卻沒有多想,皇帝做事荒唐,誰知道是不是喜歡在偏僻處接見他們。
“三位伯爵爺,到了。”
這是一個有點荒廢的大殿,殿外的院子長滿了雜草,圍牆倒是新徹而成,殿內只是粉刷了一半就不知什麼原因導致停工,三人倒是隱約聽說皇帝本來要用內庫銀重修宮殿,一個多月前不知為何突然停了下來,而是用錢召了一支三千人的羽林衛。
“皇上呢?”劉良佐詫異的問道,這座偏殿根本不象有人的樣子。
“三位伯爵爺稍等,咱家馬上就去請皇上過來。”
三人一想也是,皇帝畢竟是君,讓他們先來也有道理,卻沒想從入宮後就處處透著詭異,這並不是他們笨,而是三人絕沒有想到皇帝有膽子和決心對付他們。
看著那名帶他們過來的內侍出去,三人才尷尬的現,大殿之上竟然連椅子都沒有一把,更別說有什麼茶水了,天氣火熱,他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