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就唾手可得。
只是不簽訂的話,只要明軍繼續加予攻擊,準噶爾部很可能支撐不了幾年就會崩潰,幾經考慮,最終噶爾丹還是咬牙籤訂了條約。
這個條約一簽訂,準噶爾汗國降為地方,不再是一國,因此條約的名稱並非明蒙條約,這一年按農曆是乙巳年,朝廷隨之將條約稱為乙巳條約。
'。。'
第四卷帝國東昇第八十四劃時代的發明
在沒有鐵路,汽車的時代,維持數萬火器部隊的補給並不是易事,幸好從蒙古人手中繳獲了數萬匹駱駝。wWw、儘管如此,在戰事期間,明軍依然組織了高達十萬的民夫,維持著整個補給線,整個戰役下來,國庫足足花了二千萬銀幣。
這二千萬銀幣,如果是靠收稅要從漠北賺回來,一百年也辦不到,不每年補貼數百萬就算不錯了,若是以前,一下子花掉二千萬兩銀子足可以讓國庫餓死老鼠,這也是為何文官們總不願意打仗的原因。
就是現在,大明歲入已經突破三億兩,突然多出二千萬銀幣的花費依然不是小數,軍費擴張,勢必對其餘專案造成擠壓,條約簽訂後,戰事就算停下來。
乙巳條約的簽訂,並不意味大明對西北方面就能高枕無憂,青海方面的蒙古人要遷移,西藏尚沒有向朝廷屈服,說起來,噶爾丹與朝廷簽訂條約,等於將西藏出賣。
為了統治新佔的區域,朝廷新劃分了三省,即漠北、甘肅、青海、加上漠南和由奴爾幹都司改成的東北省、大明行政區域由原來的兩京十三省變成了兩京十八省。
新設的三省都是地廣人稀,比漠南和東北省遠遠不如,常常數百里不見人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