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中的神獸,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人面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於幽陰。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蟠龍,指的是蟄伏在地而未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神話中,蟠龍是水龍,被認為居住在東方的湖中。與蛟龍一樣,和雨與水有很深厚的關係,但頂多只有保證所在的泉水不枯竭。
上古時期,天逢大旱,太陽曝曬,碧綠的莊稼田成了衰草地,翠綠的樹木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枝杈。大地失去了生機,饑民遍地,叫哭連天。
東海龍王的第十五個兒子蟠龍時常偷跑到人間遊玩,龍王知道後非常生氣,就將他交給三元仙君嚴加管教。他聰明好學,三元仙君視他為寵兒,把那套看家本領變幻莫測的仙術全教給了他。一天,他又偷偷地跑到人間玩。可是,眼前的景象使他大為吃驚:已是播種季節了,田地裡連個人影都不見,他看到失去了生機的大地,心象捅了刀子。他不再玩了,用三元仙君教給他的仙術,晃起那條靈巧的尾巴向空中掃了個半弧。
霎時,天空佈滿烏雲,接著“嘩嘩譁”地下起了雨來。甘露滋潤著大地、滋潤著人們的心田,男女老少都湧向街道、原野。仰起臉來,讓大雨盡情地淋個夠,人們在雨中揮舞著,歡跳著蟠龍降雨過後,那片綠色的世界又恢復了。人們相互祝賀道喜,感激神龍。看到此情此景,蟠龍不願再回龍宮中去過那寂寞無聊的生活了。
他整日地巡迴在千山萬嶺之中,旱了就給人們降雨;看到木船觸礁,船工被惡水吞沒,就引來水鳥為行船引路;看到兇惡的野獸成群結隊在山裡橫行,危害百姓,他就天天將這些野獸驅逐;看到流行的疾病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就在大山上種下大片大片的藥材
就這樣,他不分晝夜地為人們忙碌著,為世世代代的人們造福。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而蟠龍卻累死了,他的長長的軀體躺在了平度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由於他躺下時頭枕在南方的土地上,那雙明亮的眼睛也就留給了南方的人們,所以南方人的眼睛變得銳利起來,能看透山石,看到地下的寶藏,識得風水地理。
而那條靈巧的尾巴伸到了北方的土地上,北方人藉助龍尾,他們的腳也變得神氣起來了。
欽原,上古神獸之一。形狀像蜜蜂,大小像鴛鴦,蜇中鳥獸鳥獸會死,蜇中樹木樹木會枯掉。
三角獸,傳說中瑞祥之獸名。頭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則此物至。帝王儀衛有繪其像之旗。
飛廉,亦作蜚廉,是神話中的神獸,文獻稱飛廉是鳥身鹿頭或者鳥頭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為飛廉。
三足烏,又稱三足金烏,金烏,是一種神話中的神鳥,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執行的使者。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徵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一共有十隻,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后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后羿射落九隻、留下一隻,從此太陽只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山魈,山神,人臉猴身,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這裡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天吳,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水神。他人面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臂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古動物可能在先秦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天吳,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黃色,吐雲霧,司水。說的就是這天吳是古代的一個水神,前面都是對他模樣的一個形容,是一個怪物一樣的神仙。
禺疆,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也作“禺強”、“禺京”,是黃帝之孫。海神禺疆統治北海,身體象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風神禺疆據說字“玄冥”,是顓頊的大臣,形象為人面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支配北方。
據說禺疆的風能夠傳播瘟疫,如果遇上它颳起的西北風,將會受傷,所以西北風也被古人稱為“厲風”。禺疆臉似人,他耳垂上懸掛兩條青蛇,腳下也踩著兩條青蛇。
虛耗,傳說中鬼怪之一,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傳說虛耗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