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終只賣了六千五百萬,賣給了同為江浙商會的一個老闆。
他的公司畢竟年盈利能達到千萬,如果有資金讓他繼續擴大發展,會是一個很好的生意。前世李大福就是貸款+借款,最終將公司發展壯大,然後開展摩托車業務賺了大錢,最終才形成了吉力集團的龐然大物。
這一世恐怕是沒有吉利集團了,就算是有,也不再是李大福說了算,可能前世那些跟李大福合夥的其他商人,會弄出一個新的吉利集團吧。
表面看起來,李大福是吃虧了,因為他買了哈爾濱機械公司的股份,年分紅肯定沒有一千萬。雖然哈爾濱機械公司利潤很高,今年純利潤絕對超過四個億,但其中拿出來分紅的,卻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投入技術研發了。
李大福認為,只需要三年時間,他的股份市值就會翻倍,還不包括每年最少幾百萬的現金分紅,其實他並不虧。
更何況馮宇說了,將來公司或許會謀求上市,上市後,以公司如此強大的盈利能力,股價最少翻倍,甚至更高。而以後的分紅,就不再是現金分紅,而是配股,這樣稅更少,賺的還更多。
李大福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如果這兩年他展現出了非凡的管理經營能力,那麼公司成立董事會之後,他必然會有一席之地,甚至聽馮宇的意思,好像馮宇沒想過當董事長,那麼他說不定還有執掌哈爾濱機械公司公司的一天呢。
當然,他也覺得不太可能,沒有大股東會放棄這種權利,將公司交給別人掌管。再說就算馮宇不當董事長,還有那個香港的付老闆呢。
讓李大福沒想到的是,他進入哈爾濱機械公司的時候,股權發生了很大的變動。馮宇說服了付光正和哈爾濱市政府,給予李明德等十幾位管理人員一些股權獎勵。這些人的股權加在一起,佔總股本的百分之二點五。
李明德雖然歲數還未到,但辦理了內退,不再是幹部身份。而哈爾濱機械公司馬上返聘李明德,並且給予了高達百分之零點五的股權獎勵,當然,李明德的工資,也降低到了五百塊的月薪,不過相比於股份每年的分紅,這點薪水他根本沒看在眼裡,哪怕就是年薪1塊錢也無所謂。
其他諸如各分廠的廠長,公司副總等高管,都有百分之零點一到百分之零點二的股權獎勵,再加上馮宇賣了百分之二點五的股份給李大福,哈爾濱機械公司的股東數量,超過了二十人。而馮宇依然持股約百分之五十三,是第一大股東!
而公司也正式設立董事會,馮宇、付光正、李明德、李大福和市裡的一位代表,成為董事會董事,李明德被選為董事長,並繼續兼任總經理。
李大福也如願以償的跟其他四人一起被任命為副總經理,馮宇和付光正都不再擔任副總,反正他們是公司董事,一樣可以管理管理。不當副總經理,還更輕鬆了呢。
忽然冒出來的李大福,讓哈爾濱機械公司很多人都有些驚訝,馮總怎麼會賣股份給這個人,還讓他來管理汽車的業務?
李大福之前也是當老闆的,很快就在哈爾濱機械公司站穩腳跟,而他的一些見解,也讓很多人服氣了。
這些都是後話,馮宇此時已經回到了香港……
第610章
開學已經十天了,馮宇卻一節課都沒出現過,甚至都沒請假,校方擔心馮宇出事,這才打電話跟馮宇聯絡。
馮宇這才發現,因為招攬李大福,他又回哈爾濱忙機械公司的事兒,竟然耽誤了這麼久不說,還忘了請假。
馮宇跟校方表示了歉意,然後馬上前往香港,至於機械公司的事兒,讓他們先磨合一下吧,要是出什麼問題,還有付光正能來解決呢,現在付光正一年有十個月都在內地,忙的不得了。
馮宇回到學校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不想錯過樑教授的課,這可是前世作為顧問,帶領香港和內地資金,狙擊索羅斯量子基金的牛人。
馮宇曾讓何兆基跟梁教授接觸過,想請梁教授到風雨諮詢工作,並且可以給予一定的股份,但被梁教授拒絕了。
梁教授雖然不是什麼大富豪,但一來香港大學的教授薪水不低,二來他本身就是金融專家,怎麼可能自己不做投資?
雖然他本錢不多,但可以給其他富豪一些建議,賺取一定的佣金,幾年時間,也讓他擁有了千萬港幣的身家。他在香港的金融行業,非常有名氣,多位大富豪,包括付榮齊都曾招攬過他,但都被拒絕了。用他的話來說,錢夠花了,他只想做研究,順便為香港培養出更多的金融人才。
不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