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表現華夏發達一面的電影,他們則認為那都是藝術加工的,而且加工的太過火了。”
“很多時候,謊言比真話更容易讓人相信。不管我們做什麼,不管我們怎麼解釋,他們都不會相信的。”
“既然他們願意誤會,那就誤會好了。即使現在有一些小風波,但是我們最重要的一些合作伙伴,卻不會背離我們,因為我們哪怕公司性質變了,合同還在,就一樣能給他們帶去利潤。”
“商人逐利,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只要讓他們明白,跟我們合作,他們就能繼續賺錢,那麼失去了幾個合作伙伴也不要緊,會有更多的合作伙伴主動找上門。”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些外資這些年沒少在咱們華夏投資。吸引外資確實能夠讓我們有更多的錢來發展經濟,但同樣會讓他們從咱們華夏賺走大筆的利潤。”
“這時候一些企業要撤資,也是好事。上頭正好打算收回來一些產業,自己經營。甚至打算藉著這個機會,整頓一下外資企業,不要讓他們以為在華夏投資就是大爺了。”
曾經有美國人宣稱,他們一旦集體從華夏撤資,就能給華夏的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甚至這種打擊是毀滅性的,能讓華夏的經濟倒退數年甚至數十年。
不過在馮宇看來,那就是吹牛罷了。
對經濟產生嚴重影響是一定的,倒退幾年也有可能,倒退數十年,絕對不可能。
首先華夏一些關乎民生和國家戰略的產業,是不允許外資參與投資的,就算是民營的,都要受到限制。
其次華夏這些年主要引入的資金是香港和澳門那邊的,這些現在都是華夏的,他們怎麼會撤離?
那些人既高看了自己,也小看了華夏。
華夏已經不是當年那種經濟很弱的小國了,不是一群商人,就能左右華夏經濟的時代了。更何況,還有馮宇呢。
尤其是那些商人集體撤資這種情況別說不可能發生,就算是發生了,那些商人的損失也不是小數目。
撤資的時候,肯定是要虧一筆錢的。有誰願意虧錢離開?
政治可以影響經濟,但是反過來,經濟同樣可以影響政治。華夏政府也要藉著這個機會,做一些事情。
“董事長,那我們是否也要開始套現部分股票了?”
“之前放出風去,有許多人聯絡你倆了吧。那麼開始吧,記住要做到保密,跟他們簽訂保密協議,交易之前,誰都不能公佈。”
光是風雨控股集團那邊還不夠,泰華控股集團這邊,同樣需要籌資。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出售股票換成現金。當然,跟風雨控股那邊一樣,出售的都是非投票股,投票權絕對不會放棄。
而國內這邊,出售的物件也多為香港、澳門的富豪,他們可是看到付家和李家跟馮宇合夥之後,賺到了多少錢。
這次有機會,他們可絕對不願意放過。哪怕是他們不太熟的生意,但是隻要經過評估,認為風險不大,那就值得投資。
至於能否賺錢,他們並不擔心,馮宇的公司,虧過嗎?
但是他們很多人都沒有發現,這次泰華控股集團套現一些子公司的股票,但是李家和付家等與馮宇關係很近的都沒有參與其中。
他們其中一些人也注意到了,但是他們卻選擇性的忽略了。在他們看來,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馮宇也不想李家和付家持有太多子公司的股票,從而有顛覆馮宇掌控力的可能。
風雨控股集團和泰華控股集團都採取了一個原則,那就是商量好協議條款之後,不能公佈這些訊息,交易完成之後,才能報道。
上市公司,股權更替是必須公示的,這個隱瞞不住。但是沒交易之前,卻要遵守協議不能說。
這樣一來,可以讓協議談判變得簡單許多,否則各企業之間進行條款類比,談判又會變得更加麻煩,影響交易。
馮宇要求儘量快,免得耽誤他的計劃。
在這之前,馮宇還要有人幫忙演一場戲,得扭轉一下國家形象了。
……
第1646章 投資港口?
“澤鉅,這次謝謝了。”馮宇掛了電話,點燃一支雪茄。
如何再次拖延時間,並且扭轉媒體的關注度呢?那就是讓媒體知道,馮宇籌集這麼多資金,是有其他的投資用。
而且這個投資,還要讓人相信才行。
許多財團知道,風雨控股集團跟北極熊控股集團合作,在全世界投資了多個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