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們跟第三方談,我這些合約,價值一千億美元,但是要十年才能拿到,現在賣給你五百億美元,你要不要?
經過討價還價,第三方以四百億美元的價格,將這一千億美元的合約買走,乙方直接落袋四百億美元利潤。
第三方也覺得好像十年時間有些太多了,於是他也將這個標價後掛牌出售,四百五十億美元,吸引第四方購買,一轉手,他們輕鬆也落袋五十億美元利潤。
經過這麼層層轉手,加上這種模式的吸引力,這種保險合約的市場,已經變得極為龐大,總量超過了六十萬億美元。
上面這些所有參與的金融機構,都賺了錢,他們盈利,基本上都是來自最初那家公司用槓桿操作的次級貸款債券,而這些貸款,最終全部壓在了那些信貸機構和貸款人頭上。
所以這裡面只有信貸機構和貸款人虧了,其他人都能賺錢。按說銀行因此不會損失什麼的,但偏偏銀行也是信貸機構,甚至銀行下面的基金公司,也投資次級貸款債券什麼的。
當貸款人違約的時候,這個就要持有保險合約的公司賠付了。
然後最後一個接盤俠就倒黴了,他們要為這個保險所買單。如果只有那麼一兩個違約的無所謂,他們能夠承受。但是他們怎麼都想不到,違約率竟然會如此之高。
從百分之幾,變成百分之十幾,保險費哪有那麼高啊,更何況他們還是層層轉手的呢。
最後一家接盤俠扛不住要破產了,就會向上波及,然後一步步的波及整個鏈條。
這時候,大家就開始找政府了。我們要破產了,政府不管嗎?
可是你想想,當初才收了多少保險啊,但是賠付出去的錢,卻超過了保險金數十上百倍,甚至更高。
美國政府沒有這麼多錢怎麼辦,簡單啊,他們有兩房集團這種巨無霸呢,於是兩房集團被迫再吞下這種爛合約。
政府出手,那麼那些要扛不住的基金公司,更多的開始宣佈破產了。本來他們有一些的母公司屬於一些大財團,這些損失不是扛不住。
但是現在政府接手了,直接將包袱丟出去多好啊。他們那些財團,還是先顧著自己的利益為先。
於是破產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企業破產,個人破產,這個數字都在飆升。
也是在這個時候,奧巴馬宣佈了一系列措施,都是針對窮人的,這吸引了太多人給他選票。
他還宣稱,美國發動對阿富汗的戰爭,根本就是一個錯誤。如果真如同他們預料的那般迅速解決戰鬥也行,可是拖了這麼久,直接拖垮了美國的經濟。
反正小布什要下臺了,這時候什麼屎盆子,都往他腦袋上扣。許多政策都是國會決定的,小布什的權力遠沒有那麼大。
小布什家族的人,也在背後努力,想要拼命的拖住,至少讓小布什安穩的卸任,然後麻煩丟給繼任者,以防止他們家族再出現競選者時,這件事被對手拿出來攻訐。
美國的經濟形勢愈發的嚴峻,歐洲那邊也受到嚴重影響,就連瑞銀都虧損了。
這個時候,許多資金乾脆逃出美國市場,轉向了歐洲市場,其實這也是歐洲那邊之所以大力度救市的原因,吸引這些遊資加入,讓他們經濟變好。
美國的經濟形勢之所以很好,也跟他們能吸引全世界最多的外資有關。
那些資金到了歐洲,果然如同馮宇他們預料的那般,加入到了期貨市場,而且投資最多的,就是原油和黃金。
馮宇他們看到這些訊息之後,都放鬆了許多,看來原油漲到一百美元左右,不成問題了!
在馮宇樂呵呵的時候,馮宇的一個重要合作伙伴的生意,卻出現了嚴重問題。
……
第1714章 湯姆孫的麻煩
美國的經濟危機,讓許多企業受到嚴重損失,其中也包括了湯姆孫公司。
湯姆孫公司,作為消費電子領域的巨頭之一,機頂盒、背投等多種終端裝置,都是世界第一,影視後期製作,DVD光碟銷售渠道等,也都是世界最頂尖的,但是他們在一個重要專案上,走錯了路。
這個專案,就是平板電視。
當初馮宇提醒過湯姆孫公司,等離子電視,不值得投入那麼大,平板電視在未來,肯定是液晶更有優勢,因為投入到這個陣營的企業是投入到等離子企業的上百倍。
可惜湯姆孫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重視這一點,他們在等離子上的研發投入非常高,結果銷售情況,卻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