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好他們賣掉股份,拿著一大筆錢做什麼?周邦漢居然說可以聘請劉勇好成為北大倉集團的董事、副總,這不是開玩笑麼。
人家放著好好的一把手不當,來這兒給你當副手?就算是併購,劉勇好也要成為CEO,或者再分設一個總裁的職位。最可笑的是周邦漢想讓宗慶先借助泰華控股的勢來壓劉氏兄弟,這讓宗慶先對其格外的反感。
如果是馮宇,那麼他會給劉勇好北大倉集團董事長兼CEO的職位,因為劉勇好的能力值這個位置。
甚至馮宇還打算親自跟劉勇好談談,促成這件事,但是周邦漢直接越過了林躍跟劉勇好談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結果自然是被一口拒絕了。
周邦漢當時想的是不能讓國資失去控股權,這倒是沒錯。可是你想吞併別人,還不想給出好條件,要舉債收購,當人家劉勇好兄弟是傻逼嗎?
“你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些太自以為是了。你不太看得起那些上了歲數的管理者,認為他們思想僵化,以為你學過西方經驗。”
“但是你卻忽略了一點,可能你的管理能力很強,你學過很多先進的管理經驗,但是你根本不懂得談判,不懂得如何開出對方滿意的條件,你只想著自己怎麼能獲得最好的條件。這也是為什麼你主導銷售渠道拓展,卻處處碰壁的原因,你的眼光不夠長遠。”
“我實話告訴你,宗慶先會到北大倉集團替代你,然後主導北大倉集團與希望集團的合併,你看看別人是怎麼做到的。說實話,我對於論資排輩也是比較反感的,但是你仔細想想,如果真是公開競聘,你能成為北大倉集團的CEO嗎?你之前有過什麼漂亮的履歷,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成績?”
“你要學的還很多,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尊重。無論是劉勇好還是宗慶先,你換成他們,絕對沒有現在的成就。這些,你多跟陸少學學吧。”
……
第2012章 年輕化與講資歷
周邦漢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有這麼多問題,而且他看到馮宇明顯還是收著說了,如果都說出來,恐怕會把他說的一無是處。
“來來來,吃東西,我都餓壞了。”陸少插了一嘴。
周邦漢悶頭吃東西,馮宇則跟陸少聊了起來。陸少這段時間工作很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過了年,他就要順序接班了,成為真正的封疆大吏。
一任五年,他就有機會再次向上。不過最終能走到什麼位置,取決於他自身,家裡已經不太能幫得上忙了。
他能走的這麼順,也多虧了馮宇的指點。如果不是馮宇,恐怕當初他就會被牽連,連汀級都沒戲,前世的陸少不就是如此麼。
而後來他的幾次重要選擇,也都是馮宇給了建議。並且每一次馮宇給的建議,都非常不錯,無論是去企業,還是到布委,他都很輕鬆的做出了成績,沒出現什麼意外。
他內心對馮宇是充滿了感激,很慶幸自己能交上這麼一個朋友,甚至他覺得是自己佔了便宜。
家裡也跟他說過,要他一定跟馮宇保持良好的關係。馮宇的能量,不可小覷。
就說那個張瑞強,如果不是有馮宇幫忙,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嗎?張瑞強有什麼根基啊,還不是政績顯著,而且非常的耀眼?
陸少跟馮宇歲數更為接近,兩人或許更能聊得來。家裡給陸少的支援也就這麼多了,陸少年紀輕輕,就走到如今的位置,多少人為之側目呢。
再想往上走,需要的助力更大,需要的政績也更硬!
由於跟馮宇成為朋友,陸少在經濟方面頗有建樹,很是得到一些老人家的看重。現在不是提倡幹部年輕化麼,否則陸少此時絕對走不到這個位置。
許多人說幹部年輕化是好事,這是跟國際接軌,年輕人精力更好,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強,受到教育程度更高,更容易激發活力,更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
可是許多人屬於趙括、馬謖這樣的,紙上談兵很牛,出謀劃策也很厲害,真正讓他獨當一面了,很多缺點就會暴露出來。
過去的許多幹部都是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走上去的,經過了層層鍛鍊,能力不斷提升,經驗十分豐富。
而不斷的強調年輕化,或者過於強調年輕化,就會出現拔苗助長的現象。
比如周邦漢,如果放在過去,哪怕是家裡很有能量,也無法把他推到這個位置上。這種亞洲頂尖的國資控股企業,哪兒輪得到他這個歲數執掌啊,不是每個人都是伊犁的潘鋼,能夠如此年輕,就走上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