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們水果公司根本也不是靠著系統賺錢的,我們是賣PC和其他應用軟體賺錢,當然還包括一些其他的電子消費品。
我們去給另外兩家做系統的軟體公司找麻煩圖什麼,難道另外兩家公司會因為一個木馬病毒,就受到極大影響嗎?難道就因為一個木馬病毒,就能讓許多人轉而購買我們水果公司的產品?
如果要真是這樣的話,這個黑鍋就算背了,我們也認了,可是事情真的不是這樣啊。
水果公司的產品,今年下滑很嚴重,而且他們的系統也經常需要更新維護,也有許多病毒是專門針對他們的。
水果公司就想知道,這是誰傳出來的小道訊息,到底想要幹什麼,憑什麼把髒水潑到他們水果公司身上?
這時候如果聯想銀山和微軟能夠站出來,替水果公司說句話,那麼事情就能輕而易舉的揭過去。
喬布思先打電話給比爾·蓋茨,兩人既是競爭對手,也是朋友。比爾·蓋茨一直想要讓喬布思跟他幹,但可惜兩人對產品的發展理念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最終喬布思也沒有去微軟。
哪怕是喬布思被水果公司掃地出門的時候,他也是在開自己的公司,而不是去接受微軟高管的位子。
在水果公司上世界受到重大危機的時候,也是比爾·蓋茨掏出來一個億美元,幫助水果公司渡過難關,所以這一次喬布思認為,比爾·蓋茨應該願意幫助他們澄清,堂堂微軟,會需要靠著冤枉別人來打擊對手嗎?
但這一次,讓喬布思失望了,比爾·蓋茨拒絕了喬布思的請求。再怎麼說,雙方也是競爭關係,他沒理由幫著競爭對手宣傳,除非水果公司能變成微軟的子公司,但是水果公司絕對不願意。
他們雖然股價在降低,銷量在下滑,但是還在盈利呢,盈利的公司,憑什麼要賣掉?
其實比爾·蓋茨想要吞併水果公司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微軟這些年,也沒少兼併其他企業,他們的很多優秀工程師,都是收購其他企業的時候,打包過來的。
當初之所以不能吞下水果公司,還掏錢幫助水果公司渡過難關,可不是真的因為比爾·蓋茨跟喬布思關係那麼好,而是一旦沒了水果公司,那麼微軟就一定是壟斷了。
壟斷的話,會被裁定強制拆分的。微軟要是被拆分成幾家公司,那麼優勢就會小很多,不但其他專案發展不會那麼好,還會影響整體利潤和行業地位。
即使是水果公司沒有被兼併,微軟還不是差點被強制拆分了,靠著龐大的律師團隊,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艱苦抗辯,才讓微軟保持了完整。
但是微軟還是付出了高昂的罰金,還有被迫公開了部分原始碼,這也是促使微軟要儘快做出VISTA的原因之一,要在核心上做出變化,有別於XP等系統,防止系統被破解。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聯想銀山橫空出世,以成熟的LINUX為基礎,研發出了XOS系統,以低廉的價格,搶佔了不少市場。
加上他們有聯想集團這個世界第一PC產銷商做後盾,對微軟的地位形成了強勢挑戰。
那麼現在誰也不能說微軟是壟斷企業了,微軟的業務,聯想銀山那邊都有,從PC作業系統,到辦公軟體,再到網頁瀏覽器什麼的,全部都在跟微軟競爭,甚至許多產品,比微軟賣的更好,比如HOS系統。
如此一來,微軟也沒必要繼續幫扶水果公司了,現在水果公司再次遇上麻煩,微軟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伸手幫忙?
要是水果公司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出現虧損,那正好是微軟吞併水果公司的好機會。這樣微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進入硬體和整機市場,就跟聯想集團一樣,也不怕其他PC廠商聯合抗拒了。
喬布思雖然是比爾·蓋茨的朋友,但是比爾·蓋茨不能為了他,而枉顧整個微軟的發展。再說了,這個小道訊息也不是他們微軟傳出去的,他憑什麼出面幫著澄清啊。
喬布思無奈,轉頭再次聯絡劉傳志,希望聯想集團或者聯想銀山能夠出面為水果公司說句話,這件事絕對跟水果公司無關,相應的他們可以在許多方面,願意跟聯想集團展開合作,水果公司還是有著許多有價值的專利技術的。
但很可惜的是,這個被劉傳志也無情的拒絕了。
這件事到底是怎麼來的,他當然也清楚,拉爾夫找人放出的小道訊息,然後任由其發酵,只是沒想到發酵的速度會這麼快,讓水果公司變得如此被動。
商業競爭非常的殘酷,同行之間互相下絆子那是常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