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再醜,也能夠瀰漫無與倫比的韻味和風情。
琅邪站在她面前柔聲笑道:“女孩子也喜歡閱讀<<韜略>>?”
女孩抬頭望向這個稍稍打破寧靜心境的男生,覆上書淡淡道:“難道杜工部首首隻作‘從菊兩開他日淚’不成,就不許他有‘紅綻肥梅’、‘水荇牽風翠帶長’之媚語?”
琅邪沒有想到她的詞鋒如此犀利,淡然笑道:“倒是我先入為主了,確實沒有人懷疑陶淵明可以同時擁有‘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懷。”
女孩閃過一抹詫異,道:“你不像某些人固執己見,能夠擁有一定的襟懷對於我們來說最難得。”
琅邪發現和這個良質玉潤的女孩聊天很有意思,坐在她身邊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大智非智大謀不謀’,是不是因為古人已經將精神層次深華到一個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度,所以百年來中國無法出現一個真正的哲人?”
靜若松生空谷的女孩露出一絲清淡笑意,用那極為婉轉的空靈聲音道:“三十年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也許如今我們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但是三十年後依然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不能說誰是真正的正確,一旦把事物放到整個浩瀚無垠的歷史長河中去,再不是用十年、百年的時光看待而是用千年的跨度來領略風采感悟真諦,就無法妄言判斷正確與否。”
“存在即合理吧。古人兵書幾乎都是指導性的東西,如果無法靈活運用反而為其所累,<<韜略>>文韜、龍韜最為精闢,堪稱極品。”
“你也研究過<<韜略歐>>?學者說並非殷周姜太公呂望所著,只是後人託名寫成。”
……
隨著談論的深入琅邪愈發感受女其那股純淨的內涵,起身道:“上天下地,唯我獨尊,佛祖尚且如此,更何況世俗凡人,不求青史千古,只求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