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也要慢慢體會這座沉澱太多歷史塵埃的釣魚臺賓館。
金代章宗皇帝完顏曾在此築臺垂釣。“釣魚臺”因而得名,迄今已有800餘年。九大之後這裡是“四人幫”成員集中居住的處所。因此釣魚臺就先後成為中央文革小組和四人幫的代名詞,作為地理名詞的釣魚臺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符號意義。琅邪似乎興致頗高,主動當起導遊來,侃侃道:“1975年陳永貴上書請求搬出釣魚臺,當時做了一個暗藏玄機的批示‘很好,釣魚臺無魚可釣’,這樣一來住在釣魚臺的中央政治局委員都先後搬走。只有直到1976年陳永貴逝世後,才搬到中南海。”
跟在他們後面的釣魚臺負責人不禁被琅邪地博學所深深折服,逐漸收斂起原先的異樣眼神。
“我們住那號樓?”
在北京生活起居都由趙寶鯤和徐遠清安排地琅邪問道,像他們這種不坐車輛直接步行的特權已經惹起不少人注意,琅邪知道釣魚臺國賓館是按照1到18的號碼來確定那17幢樓房,釣魚臺1959年建成17棟全部是二層青磚紅瓦的接待樓房,從中心湖南側起始沿逆時針方向,由“一號樓”編號至“十八號樓”,其中為尊重外國風俗。不設13號樓,而為尊重中國傳統,以“芳菲苑”替代1號樓稱呼。以“八方苑”替代4號樓稱呼。
其實在趙寶鯤看來稍顯老舊的釣魚臺根本就沒有辦法跟長城飯店以及國際俱樂部酒店這種五星級酒店媲美,只是琅邪提議要入住釣魚臺而已。寧禁城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般東看西看,他雖然定性驚人,但終究是小地方成長起來的人,對釣魚臺這種充滿神聖色彩的地方,寧禁城內心深處還是有種敬畏。
“徐遠清跟我們說是12號樓。”趙寶鯤回答道,因為徐家在北京軍區也有深厚地關係網,所以今天那兩輛車也是跟徐家有
“18號?”琅邪詫異道,好小子,還真是肯下血本。
“怎麼了,琅哥,你不喜歡18號樓?”雖然來過北京很多次,但是趙寶鯤並不熟悉這個釣魚臺,他來北京逛得都是玩,或者就是陪著女人逛奢華商場。
“當然不是,這個18號樓和12號樓一般接待政府團客人,如外國的總統、國王等,由國家外交部安排,而像我們這種自費入住,聽說一天在4萬美金左右。”葉無道笑道,一天30多萬的住宿花費就算是北京超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也黯然失色,所以琅邪有“徐遠清肯下血本”這一說法。其實琅邪下榻釣魚臺還有一個原因是《鐵騎,劇組從丹麥回國的一些主要成員也將搬進來,比如導演孫天意,主角柳,張養浩和一位剛剛崛起的日本超級巨星。
在釣魚臺負責人的帶領下琅邪三人來到久負盛名的18號樓,18號樓外型為仿明式建築,位於釣魚臺中央位置,在中心湖北側,絕大多數外國元首或首腦均下榻於這幢樓,所以也叫做釣魚臺的總統樓。琅邪望著這幢飽經歲月風霜滄桑地小樓,怔怔出神,趙寶鯤和提著行李的寧禁城都不敢打攪他,只是讓服務員把東西安頓好。
趙寶鯤拉過一旁陪著他們的釣魚臺經理問道:“這個78號總統樓能不能住商業巨頭或者影視明星?”
釣魚臺國賓館地經理小聲道:“按照規定是不允許的,在這裡住的都是像你們這種由國家政府介紹過來的‘國賓’,在政治上有很高的要求,普通身份的人肯定不行。”
這個時候琅邪突然看到極其玩味的一幕,遠處一個極有氣質的熟悉女人跟一個極有味道的男人言談甚歡。
一種背叛的感覺充斥琅邪胸間,他強忍住衝動,神色平靜的看著那對男女漸漸走遠。
478 京城俱樂部(上)
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戰爭永遠都是一個互相博棄的過程,而不是單的單方向征服。
琅邪在愛情的戰場上四處征伐的時候,也留下無數的後遺症,試想如果楊慧慍嫁作他人婦、蔡羽綰另有心上人、蘇惜水在英國找到另一半,又或者段虹安在背後捅琅邪一刀,那麼琅邪會有多大的傷害?這個傷口需要多久才能癒合?雖然這些假設都沒有理由,事實上這些人確實都對愛情表現出起乎尋常的執著和堅貞,但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女人都像莫雨嫣、韓雅和她們這般擁有對愛情的堅定信仰。
望著蕭聆音跟那個偉岸男人的背影,琅邪緊握拳頭,隨著時間流逝,他的身體漸漸放鬆。
琅邪陰森冰冷的氣息這一收一放之間,身旁的寧禁城已經渾身冷汗。
作為大中華區葉氏親團的核心管理者,跟琅邪有著被利益抽綁起來的畸形情感關係,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