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3 / 4)

覺得沒必要抱著舊東西不放。服飾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文化不僅僅是服飾,只要民族精神還在,這個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就不會消亡。對了,你要是真覺得藏文化有斷代和缺失,也別光說不練,你可以去參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動嘛!”

“哈,你說到我心裡去了!”甲日的眼睛一亮,隨即從懷裡摸出一個長形的雕花銀盒,“來——!我給你看個好東西!”

說著,他慢慢開啟了銀盒的蓋子。

盒子裡面鋪著柔軟的紅色絲絹,中央並排躺著兩根約手指粗細、開了六個按音孔的笛子。

白淨如玉的笛身上,雕刻著簡單大方的紋飾,在紅色背景的襯托下,既醒目又美麗。

蒲英伸手輕輕摸了一下笛子表面的花紋,讚歎道:“好漂亮!——你這笛子包裝得這麼好,又這麼鄭重其事的,它是不是很貴啊?是用什麼做的啊?”

甲日微笑不語,只是拿起其中一支笛子,讓蒲英更看清了笛尾還垂著一個用綠松石和蜜蠟做裝飾的笛墜。

價值不菲的寶石墜子,讓這支泛著象牙白光澤的笛子,顯得更加華貴了!

甲日溫柔地撫摸著笛身,慢慢說道:“這個笛子的材質雖然難得,價錢……倒並不是很貴,就是製作起來挺不容易的。自從我得到材料後,足足思考了一年多,才敢動手製作。結果還是做壞了三根,幸好這一對終於做成了……”

“你自己做的?太厲害了!快吹一首歌,聽聽唄!”

蒲英的建議,其實也是順水推舟之舉。因為甲日把他自制的樂器特意帶來給她看,顯然就是想吹給她聽的。

甲日依言已經將笛子放在唇邊,剛想吹,卻又突然放下了。

他偏過頭看著蒲英,笑容裡帶著些調皮的意味,“我也不能白吹啊!這樣吧,我考考你!你要是能猜出這笛子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我就吹給你聽!”

“你要考我?”蒲英被他吊起了胃口,“好啊,我就不信我猜不出來。”

她很快拿起盒中的另一支笛子,先欣賞了一會兒它外在的華美后,就對著黃昏斜陽的柔和光線,仔細檢視了起來。

笛子,多用竹子製成,但也有用紅木、檀木、象牙、金銀銅鐵、玉石和樹脂合成材料等製作。

甲日的笛子因為色白,乍一看有點像是玉石做的。

但是入手之後,當蒲英看清笛子那微彎的、粗細不均一的天然形狀,還有自然的紋理之後,立刻知道它是什麼做的了。

“是骨笛?”

“對!看出是骨笛並不難。你得說出是什麼骨?”甲日笑著加大了難度。

“什麼骨?那可得好好猜猜了。”

ps:

【謝謝z總監大人的平安符】ps:這章是昨天寫的大部分,剛回家,飯還沒吃,改了改,先發上來。好久沒坐班車,又頭痛了。

☆、082章 江央再出現

說起藏地的骨笛,最出名的應該是用少女腿骨製成的宗教法器了。

在不瞭解藏傳佛教的人眼中,多半會覺得用人骨來做法器,太殘忍太野蠻了!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首先,這些骨頭,是高僧或信徒們生前發下誓願,將自己的骨頭在死後捐獻給寺廟做法器的。也就是說,骨頭的主人認為將自己的遺骨製成法器,是一件無比神聖而光榮的事。

然後,在志願者死後,寺廟的僧人會按照嚴格的密教規定,為他們舉行隆重的天葬儀式後,才留取所需的人骨。

根據藏傳佛教的“靈魂轉世”和“六道輪迴”學說,靈魂是永恆的,身體只是靈魂的容器。一旦人死之後,靈魂就會脫離原來的身體,透過轉世輪迴而找到新的容器,舊的身體也就變得和石塊土木一樣沒有生命了。

總之,藏傳佛教用人骨做法器,是想要警示世人,讓他們知道人生無常的佛理。

這樣的做法,包括藏人的天葬傳統,都體現了藏民族看淡生死的人生觀。雖然和漢人的風俗習慣很不一樣,但也不能因為不理解,就給他們扣上殘忍或野蠻的大帽子。

話說甲日親手做的這對骨笛,蒲英倒是完全沒有考慮過人骨的可能。

因為這笛子的裝飾這麼華麗,顯然是樂器,而不是法器。

她首先聯想到的,是自己曾經在新疆見過的,也是她最熟悉的一種骨笛。

但她又有點不太敢確定。

因為她所見過的骨笛,只開了三孔,長度也要比甲日的笛子短一些,細一些;骨質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