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詡高貴的文官們紛紛交頭接耳,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其中一名文官更是站了出來,指著逸雲峰大聲斥責道:“一個青樓雜役竟也能登上榜眼之位?這簡直是對我大明文脈的侮辱!皇上,請您三思啊!”
其他文官也紛紛附和道:“是啊皇上,此人出身卑微,不配享有如此殊榮。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逸雲峰孤零零地站在大殿中央,感受著周圍如潮水般的冷嘲熱諷。他緊握雙拳,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他知道,這些文官們看不起他,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出身,更是因為他們心中的嫉妒和傲慢。
然而,就在氣氛即將達到沸點之際,一位威嚴的武將站了出來。他身著鎧甲,手持長槍,聲音洪亮地說道:“文官們如此咄咄逼人,難道忘了太祖皇帝也曾是乞丐出身嗎?你們這是在影射太祖皇帝嗎?”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安靜了下來。那些文官們面面相覷,不敢再出聲反駁。他們知道,這位武將所言非虛,太祖皇帝的確出身貧寒,但他們卻從未敢如此直言不諱地提及此事。
皇帝也被這句話觸動了。他沉默片刻後,目光再次投向逸雲峰:“逸雲峰,你提到了吳江書院。那座書院現在如何了?”
逸雲峰答道:“回稟皇上,書院如今已是一片破敗。院牆拆了一部分被當作了青樓之用,臣便是從那裡出來的。”
皇帝聽後長嘆一聲,感慨萬分。他轉頭看向文官一方為首的人:“卿等以為如何?”
那人立刻站出來,恭敬地回答道:“皇上英明。書院乃國家文化之根基所在,如今既然破敗不堪,理當重新修繕。臣懇請皇上恩准,重新啟用書院,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其他文官也紛紛附和道:“臣等附議!”
皇帝聽後點了點頭:“既如此,朕便下旨重新啟用吳江書院。逸雲峰你雖出身卑微但才華出眾能為我大明培養更多的人才朕決定撥銀兩數十萬給你讓你翻修吳江書院擴大我大明才子根基!”
逸雲峰聽後激動不已他跪在地上磕頭謝恩道:“謝皇上隆恩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上所託!”
皇帝揮了揮手示意他退下。逸雲峰站起身子恭敬地退到了大殿的一旁。此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激動他知道自己終於有機會為國家做出一份貢獻了。
不久之後,逸雲峰帶著皇帝的旨意和數十萬銀兩,策馬離開了京城,踏上了前往吳江的歸途。金色的陽光灑在他高頭大馬的馬背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他的手中緊緊握著那捲金黃色的聖旨,彷彿握住了整個吳江書院的未來。
官道上,行人絡繹不絕。當逸雲峰騎馬經過時,人群紛紛駐足觀望,議論聲此起彼伏。
“看,那不是逸雲峰嗎?他怎麼騎著高頭大馬,手裡還拿著聖旨?”一個路人指著逸雲峰驚訝地喊道。
“你還不知道嗎?逸雲峰在殿試上高中榜眼,現在可是皇上親封的官員了。”旁邊的人回答道。
“天啊,一個青樓雜役竟然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真是奇蹟啊!”又有人感嘆道。
逸雲峰騎著馬,耳朵微微捕捉著周圍的議論聲。他心中明白,自己的身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決心。
就在這時,一群曾經囂張跋扈、鬧事的秀才們遠遠地看到了逸雲峰。他們曾經看不起逸雲峰,認為他只是一個低賤的青樓雜役。但現在,他們看到逸雲峰騎著高頭大馬,手持聖旨的威風模樣,心中不禁感到驚恐和不安。
“快跑啊,別讓他看到我們!”一個秀才慌張地喊道。
“怕什麼?他現在已經是官員了,我們還能怕他嗎?”另一個秀才不甘心地反駁道。
“你懂什麼?他現在手握聖旨,翻修書院的大權在握。我們要是得罪了他,還怎麼在書院裡混?”第一個秀才焦急地解釋道。
於是,這群秀才們紛紛躲進了自家的門後,連街頭都不敢出來。他們生怕被逸雲峰看到,更怕被他記恨在心。
知府大人和附近大大小小的官員們也都紛紛聞訊趕來。他們騎著馬,帶著隨從,浩浩蕩蕩地來到逸雲峰的面前。
“逸大人,恭喜您高中榜眼,這真是我們縣的驕傲啊!”知府大人率先下馬,熱情地上前與逸雲峰握手。
逸雲峰微笑著回應道:“多謝知府大人誇獎。這都是皇上的恩典。”
“逸大人客氣了。您這次回來翻修書院,可是為我們縣爭光啊。我們一定全力支援您的工作。”知府大人恭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