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雲想到這裡,不禁感到有些氣餒,原本的喜悅也被沖淡了許多。她忍不住嘆了口氣,眼中流露出憂慮之色。
陳嘯天見妻子如此憂心忡忡,自己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就在這時,李朝雲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眼神一亮,開口說道:“對了,我有一把摺扇,扇面上題有‘墨寒’二字。或許,我們可以從這把扇子入手。”
陳嘯天聞言一愣,好奇地問道:“摺扇?什麼摺扇?”
李朝雲耐心地解釋道:“多年前,一個陌生人送給我過一把帶有墨寒二字的摺扇。當時那位陌生人還承諾要為我們父母平反冤屈。如今想來,或許這位縣官就是當年的那位陌生人。”
陳嘯天聞言後,眼中閃過一絲恍然,他突然想起了那把被妻子視為珍寶的摺扇。他的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說道:“對啊!我記得你一直將那把摺扇視如珍寶般珍藏著。我當時還以為那是你父母留下的遺物,所以不好意思開口詢問。如果這扇子真的與那位縣官有關,那麼我們就有可能請得動他了。”說罷,李朝雲立即從房間裡找出了那把她珍藏多年的摺扇,並將其遞給了丈夫陳嘯天。
陳嘯天小心翼翼地接過摺扇,目光凝視著它,彷彿要透過扇子看到過去的歲月。他輕輕地撫摸著扇骨,感受著那份歷史的沉澱和溫暖。然後,他開啟扇子,仔細地端詳起上面的畫作。
扇面上繪著一幅山水圖,山巒起伏,雲霧繚繞,水勢奔騰,畫面生動而富有詩意。畫家的筆法細膩而精湛,每一筆都透露出深深的情感和藝術功底。在扇面的右下角,赫然寫著兩個飄逸的字型——“墨寒”。陳嘯天心中湧起一陣喜悅,他知道這個名字可能就是他們找到縣官的關鍵信物。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房間裡,陳嘯天早早就起了床,準備去拜訪那位新上任的縣官大人——李墨寒。他手中緊緊握著一把摺扇,那是昨晚神秘人交給他的,似乎隱藏著某種秘密。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陳嘯天來到了縣衙門口。眼前的縣衙威嚴莊重,大門緊閉,四周有重兵把守。他深深地吸了口氣,試圖讓自己鎮定下來。鼓起勇氣,他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縣衙大門。
敲門聲響起,很快就有人前來開門。一個嚴肅的門房出現在眼前,詢問他來此何事。陳嘯天恭敬地說明來意,表示想求見新來的縣官大人。門房審視了他一番,最終決定帶他進去。
進入縣衙內,陳嘯天穿過一道道走廊和庭院,最後來到了縣衙的大堂。大堂寬敞明亮,氣氛肅穆莊嚴。新任縣官李墨寒正端坐在大堂中央的椅子上,身著一襲華麗的官服,頭戴一頂烏紗帽,顯得威嚴而莊重。
陳嘯天緊張地走進大堂,心中暗自祈禱一切順利。走到近前,他深深鞠躬行禮,表達對縣官大人的敬意。李墨寒微微點頭,示意他上前說話。
陳嘯天小心地走近縣官大人,再次行了個禮,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那把摺扇遞了上去。李墨寒接過摺扇,仔細地端詳起來。他的目光落在扇面上,專注地看著上面的文字和圖案。
當李墨寒注意到扇面上的\"墨寒\"二字時,他的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抬頭望著陳嘯天,聲音低沉地問道:\"這把摺扇你是從何處得來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好奇和警惕。
陳嘯天聽到李墨寒的話,臉上露出驚喜之色,立刻拱手謝恩:“多謝大人!我妻子一家深受冤案困擾,如今能得到您的幫助,真是感激不盡。”然而,李墨寒卻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如此客氣。接著,他目光凝重地望著窗外,陷入了回憶之中。
原來,當年他在青樓遇見李朝雲時,她正遭受著富家公子的欺負和侮辱。看到這一幕,李墨寒心生憐憫之情,出手解救了她。在與李朝雲交談之後,得知她的身世和遭遇,李墨寒決定幫助她。雖然當時自己力量微薄,但他還是贈予了她們這把摺扇作為信物,表示將來一定會替她父母洗刷冤屈。
現在,命運讓他再次與這對夫妻相遇,而李墨寒也終於有機會兌現當初的諾言。他深知,這個任務並不輕鬆,但他決心竭盡全力,為這家人討回公道。想到這裡,他不禁感慨萬分,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為官的信念。
陳嘯天聞言,激動得幾乎要跪倒在地,他連忙說道:“大人,那受冤屈的夫婦便是我的岳父岳母。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機會為他們平反,如今終於找到了大人,還請大人能為我們主持公道。”
李墨寒站起身來,走到陳嘯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放心,我既是承諾過,便一定會做到。你且回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