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夫人寬宏大量,靄如靜待佳音。”說完,她再次行禮告退,背影顯得既孤獨又堅決。
望著李靄如離去的背影,洪母心中暗自思量。她深知,在這個傳統而又複雜的社會中,要做出一個既不傷害家族榮譽又能顧及兒子幸福的決定是何等艱難。但她也明白,真正的幸福往往需要超越世俗的眼光與偏見。
接下來的日子裡,洪家老宅內的氛圍變得微妙而緊張。洪母與王氏多次私下交談,討論著洪鈞與李靄如的未來。而洪鈞,則更加努力地讀書,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決心與能力。
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洪家老宅內再次聚集了家族的長輩與重要成員。洪母坐在主位上,面色凝重而又堅定,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思熟慮後的決斷。
“諸位,”洪母的聲音清晰而有力,穿透了整個房間,“關於鈞兒與李靄如之事,我經過深思熟慮,已有決定。”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隨即紛紛投以期待的目光。在這個傳統的家族中,每一個決定都可能牽動無數人的心絃。
“我知外界對李靄如有諸多偏見,但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與思考,我認為一個人的價值不應僅由其出身所定義。”洪母緩緩說道,語氣中充滿了作為一位母親的智慧與包容,“鈞兒與李靄如之間,是真心相愛,且李靄如確有才情與品性,願意為鈞兒放棄一切,助他成就大業。這樣的女子,實屬難得。”
說到這裡,洪母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似乎在尋求他們的理解與認同。
“當然,作為洪家的子孫,鈞兒的婚事自然也要顧及家族的顏面與利益。”她繼續說道,“但我認為,真正的榮耀並非來自外界的讚譽與羨慕,而是源自家族內部的和諧與子女的幸福。若我們為了所謂的面子而犧牲了鈞兒的幸福,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此言一出,廳內頓時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王氏更是眼含熱淚,感激地望著洪母,她知道這是母親在為她和鈞兒做出的最大讓步與犧牲。
“因此,”洪母最終宣佈,“我決定同意鈞兒與李靄如的婚事。但在此之前,李靄如需接受家族的考驗與教誨,以證明她確實能夠勝任洪家媳婦這一角色。”
此言一出,不僅讓在場的長輩們感到意外,也讓一直守候在外的洪鈞與李靄如心頭一暖。他們知道,這是洪母對他們的考驗,也是對他們愛情的認可與祝福。
不久之後,李靄如便按照洪家的要求,開始了為期數月的學習與考驗。她以驚人的毅力與智慧,不僅迅速掌握了作為大家族媳婦所需的一切禮儀與知識,更在家族內外贏得了廣泛的尊敬與愛戴。她的才華與品行,逐漸改變了人們對她的偏見與誤解。
書房內,茶香繚繞,輕紗窗簾隨風輕拂,將外界的喧囂隔絕於外。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洪母與李靄如的身上,為這場不同尋常的會面添上了一抹溫暖而莊重的色彩。
洪母輕抿一口香茗,目光溫柔而深邃,她細細打量著對面的李靄如,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這不僅僅是對一個陌生女子的審視,更是對兒子未來幸福的考量。她緩緩開口,聲音溫和而有力:“李姑娘,我觀你舉止得體,談吐不俗,與坊間傳言大相徑庭。你能告訴我,是怎樣的經歷,讓你即便身處逆境,仍能保持這份高潔與才情嗎?”
李靄如聞言,眼眸微垂,似乎在回憶往昔。片刻後,她抬頭望向洪母,眼中閃爍著堅韌與溫柔的光芒:“夫人,小女子自幼便知命運多舛,卻也從未放棄過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風塵之中,我雖身不由己,但始終堅守內心的純淨,以詩書為伴,以音樂自娛。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便是我最珍視的時光,那時我可以暫時忘卻世俗的束縛,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尋找心靈的慰藉。”
說到這裡,李靄如的聲音微微顫抖,但她的眼神更加堅定:“夫人,我深知自己出身卑微,不敢有絲毫非分之想。但自與洪公子相識以來,他的真誠與善良深深打動了我。他從未以世俗的眼光看待我,而是看到了我內心深處的那份純真與堅韌。我願為他改變,為他努力,只為能配得上他,成為他真正的伴侶。”
洪母聽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她從未見過如此堅強而又自愛的女子,即便身處逆境,也從未放棄自我追求。她輕輕放下茶杯,語氣中多了幾分溫和與親切:“李姑娘,你的坦誠與勇氣讓我動容。我洪家雖為書香門第,但更重視的是人品與才情。你既有此等才情與心志,我相信你定能成為鈞兒的良配。”
言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