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成和畢玉林之間的情愫如春日暖陽般漸漸升騰。他們相互關懷備至,心靈相通,一同走過了無數個絢爛多彩的美好瞬間。儘管兩人社會地位迥異,但他們的心如同磁石一般緊密相吸,似乎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這份深情厚意。
可惜,幸福的時光宛如流星劃過天際,轉瞬即逝。隨著歲月流逝,張慶成對畢玉林的愛戀愈發深沉濃烈,他滿心期待能與心愛之人攜手白頭,共度此生。然而每次當他提出要留在醉紅樓過夜時,畢玉林總會編織出各式各樣的藉口委婉回絕。張慶成心中難免湧起一絲落寞,但他並未氣餒喪志。因為他堅信,只要全心全意地對待畢玉林,付出真摯誠懇的情感,終有一日她定會傾心於己。抱著這個信念,張慶成加倍努力,用實際行動來打動畢玉林那顆柔軟的心房。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畢玉林那顆曾經熾熱的心卻漸漸變得冰冷。她開始質疑起自己對於張慶成的感情究竟是出於感激還是單純的依賴?又或者這根本就不是真愛呢?她惶恐不安,生怕由於自己的一時衝動而誤判形勢,最終釀成大錯。醉紅樓那位見多識廣的老鴇將一切都看在眼裡,對於張慶成如此執著的深情厚意,她也不禁暗自為之動容,並從心底深處生出一絲憐憫之情;與此同時,面對畢玉林始終如一的冷漠態度,老鴇亦頗感不悅。為此,她曾不止一次苦口婆心地規勸畢玉林,勸誡她務必要好好珍惜像張慶成這般難能可貴的好男兒,但每回得到的回應都是畢玉林的緘默無語——她的內心早已被無盡的糾葛與迷茫所填滿。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間,兩年多的歲月已然悄然流逝。在此期間,張慶成對畢玉林的一片痴情仍舊堅定不移,毫無半點動搖之心。每次踏入醉紅樓時,他總會想方設法地帶些小禮品給畢玉林,這些禮物或許是她最愛吃的精緻點心,又或許是令她心動不已的華美首飾。他一直在用屬於自己獨特的方式靜靜地守護著畢玉林,滿心期盼著終有一日能夠叩開她緊閉的心扉。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畢玉林內心愈發堅定如磐石般不可動搖。她深知自己與張慶成之間宛如雲泥之別,她不願成為他沉重的包袱,更不忍心讓他因為自己捨棄更為璀璨輝煌的前程似錦之路。因此,每逢張慶成試圖拉近彼此距離、更進一步發展關係之際,她總能巧妙地尋得各式各樣的藉口來婉拒他。
目睹這一切的張慶成好友們,眼見著他這般痴心絕對卻始終未能得到絲毫回應,不禁紛紛勸解道:“世間女子何其多,又何須執著於此一人呢?”他們力勸張慶成早日釋懷鬆手,切莫在一棵樹上吊死。然而,面對摯友們苦口婆心的規勸,張慶成只是堅決地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對畢玉林的情意乃是真心實意,無論她待我怎樣,我都絕不會輕言放棄!”
醉紅樓的媽媽桑望著眼前這個名叫張慶成的男子,心中暗自嘆息不已。她已不止一次向畢玉林示意接受張慶成的愛意,但那姑娘卻總是對此話題避之不及。媽媽桑心裡清楚畢玉林內心深處的擔憂和顧慮,但同時她也堅信張慶成絕對是個可以託付終生的良人佳婿。她衷心期望畢玉林能緊握這份近在咫尺的幸福,切莫給未來留下無盡的悔恨。
再說這吳江縣的縣官大人唐存熙,向來以正直善良、熱心助人著稱。當他聽聞張慶成對畢玉林那份矢志不渝的深情厚意之後,亦被深深打動。於是乎,他毅然決然挺身而出,決心要幫這位痴心漢達成心願。
終於有一天,唐存熙親自差人將張慶成請來至府邸做客。一見面,便盛情款待,相談甚歡。其間自然少不了談及有關畢玉林之事。唐存熙毫不猶豫地告知張慶成,表示願自掏腰包替畢玉林贖身,成全他倆喜結良緣。
張慶成聽聞此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與激動之情。他瞪大眼睛,滿臉驚訝地望著唐存熙,嘴唇微微顫抖著,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緊接著,他急忙走向前去,緊緊握住唐存熙的手,連連道謝,表示願意承擔所有相關費用。
唐存熙見狀,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慶成啊,你這般客氣反倒讓我不好意思了。這不過是我舉手之勞罷了,你無需為此推脫。”說完,他拍了拍張慶成的肩膀,示意其不必再多言。
張慶成感激涕零地點點頭,然後懷揣著唐存熙給予的銀子,馬不停蹄地趕往醉紅樓。抵達目的地後,他徑直找到老鴇,將事情原委一一告知。老鴇眯起雙眼,仔細打量著手中白花花的銀子,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貪婪的光芒。她心裡清楚得很,畢玉林可是醉紅樓的一棵搖錢樹,但同時她也深知張慶成絕非善茬兒。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