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陳三兩(上)(6 / 7)

想。

陳三兩在富春院的日子過得平靜而充實,她每日除了打理院中的事務,便是悉心教導陳奎讀書識字。陳奎聰明好學,進步神速,讓陳三兩倍感欣慰。然而,這份寧靜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份平靜。

在那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燦爛的陽光灑落在富春院外繁華喧囂的街道上,彷彿給整個世界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陳三兩悠然自得地坐在院中光滑的石凳上,聚精會神地翻閱著一本泛黃的古籍,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之中。

忽然間,一陣嘈雜的喧鬧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傳入了她敏銳的耳中。她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投向院門處,只見一名身著錦衣華服、風度翩翩的少年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院子。他的身後緊跟著幾位神情恭敬的隨從,更襯得這位少年器宇軒昂、與眾不同。

少年徑直走到陳三兩跟前,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言辭懇切地道:“在下王子明,早已聽聞陳姐姐才華橫溢、聲名遠揚,今日特來登門拜訪,懇請姐姐收我為徒,不吝賜教,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

陳三兩仔細端詳著眼前這位眉清目秀、氣質出眾的少年,心中暗自驚歎。她嘴角輕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輕聲回應道:“公子過獎了,小女子不過略通文墨而已,實在擔不起如此讚譽。然而,既然公子心懷誠意前來求學問道,我定當竭盡全力,將所學傾囊相授,以助公子一臂之力。”

王子明聽後喜出望外,趕忙再度躬身行禮,表示感激之情:“多謝姐姐慷慨應允!”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自那日起,王子明搖身一變,竟成了陳三兩膝下的二弟子。自此,他終日與陳奎相伴左右,隨師習文練字、鑽研經史子集。陳三兩對兩位愛徒並未偏袒任何一方,皆傾盡心力、諄諄善誘,令其獲益良多。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王子明與陳奎在恩師的悉心栽培之下,學識日益淵博精深。他倆性情相投,志趣相合,須臾間已成莫逆之交。每逢夜色深沉,華燈初上之際,於富春院內那燈火朦朧之地,常聞得二人竊竊私語之聲,其間談論著人生抱負,好不暢快淋漓!

然,正所謂人言可畏,伴隨著二人交情愈發深厚,諸多風言風語亦如瘟疫般在富春院中蔓延開來。或雲王子明與陳奎過從甚密,有違禮法綱常;或曰此二子情愫暗生,恐有兒女私情。此類閒言碎語令陳三兩頗為苦惱不堪,她知曉身處這般年月,男女往來稍有差池,必將招惹無窮禍端。

於是,陳三兩決定找王子明和陳奎談一談。她將他們二人叫到身邊,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們二人都是我的弟弟,我自然希望你們能夠和睦相處,共同進步。但是,你們也要明白,身為男子,應該有所擔當,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你們之間的友誼我很珍惜,但也要適可而止,不要讓流言蜚語影響了你們的學業和前程。”

王子明和陳奎聽完陳三兩的話,都低下了頭,沉默不語。他們知道陳三兩說得對,他們之間的確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從那以後,王子明和陳奎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儘量避免在眾人面前過於親密。他們更加專注於學業,每日刻苦攻讀,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心中的理想。

在陳三兩的悉心教導下,王子明和陳奎的學問越來越精進。他們不僅精通經史子集,還對詩詞歌賦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們的才華開始逐漸在富春院乃至整個京城中傳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拜訪。

然而,陳三兩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她深知學問之道在於持之以恆,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她依然每日堅持教導兩個徒弟,鼓勵他們不斷前進。

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季節裡,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此時此刻,正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時光。而就在這樣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時節,王子明和陳奎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赴京趕考。

當他們向恩師陳三兩辭行之時,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不捨與感激之情。陳三兩則面帶微笑,親自將這兩位心愛的門徒送出門口,並給予他們最真摯的祝福。望著二人漸行漸遠的背影,陳三兩的心中既有著滿滿的欣慰,又懷揣著對未來無限的期待。

自王子明和陳奎離去之後,陳三兩依舊如往日一般,每天都在富春院中辛勤教導其他弟子們。然而,每當閒暇時刻或者夜深人靜之際,她總會不自覺地回想起那兩位得意門生,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他們在京城中的點點滴滴:他們是否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