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天有不測風雲,裴興奴五歲的那年,長安城突然爆發了鼠疫。這場瘟疫來得洶洶,無情地奪走了無數生命。裴如章和何氏也未能倖免,他們相繼染病,生命垂危。
在裴如章臨死的前夕,他拉著好友李龜年的手,悽然淚下。他的聲音微弱而顫抖,彷彿風中的殘燭:“龜年兄,我……我恐怕是撐不過去了。妻已先我而去,我女兒裴興奴就勞仁兄代為撫養了。我九泉之下當感恩不盡。”
李龜年含淚點頭,他緊緊地握住裴如章的手,聲音哽咽:“如章兄,你放心去吧。我會把興奴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撫養長大,讓他們繼承你的遺志。”
裴如章感激地看著李龜年,他知道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閉上了眼睛,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彷彿看到了未來裴興奴在李龜年的庇護下茁壯成長的畫面。然後,他慢慢地鬆開了手,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李龜年悲痛欲絕,他為裴如章料理了後事,然後將裴興奴接到了自己的家中。他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裴興奴雖然年紀尚小,但她非常懂事。她知道父親已經離世,母親也早已不在身邊,現在自己只能依靠李龜年叔叔了。她努力地學習各種技藝,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辜負李龜年叔叔的期望。
在李龜年的悉心教導下,裴興奴的藝術天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她不僅嗓音甜美,而且擅長彈奏各種樂器。她的琵琶演奏更是讓人歎為觀止,每當她彈奏起“霓裳羽衣曲”時,那悠揚的琴聲彷彿能夠穿越時空,將人們帶入一個神秘而美麗的世界。
不久之後,裴興奴的名聲漸漸傳遍了長安城。她的美貌和才華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許多富貴子弟都爭相邀請她到府中演奏。裴興奴也因此成為了長安城裡有名的歌女。
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她知道自己的成就離不開李龜年叔叔的悉心教導和辛勤付出。因此,她更加努力地學習各種技藝,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有一次,長安城裡的一位權貴邀請裴興奴到府中演奏。裴興奴帶著琵琶來到了府上,她一襲白衣如雪,清麗脫俗。當她坐在古琴前開始彈奏時,那悠揚的琴聲立刻瀰漫了整個府邸。在場的人都被她的琴聲所吸引,彷彿置身於一個神秘而美麗的世界。
演奏結束後,那位權貴對裴興奴讚不絕口:“妙哉!妙哉!裴姑娘的琵琶演奏真是天下無雙啊!”
裴興奴微微一笑,謙虛地說:“多謝大人誇獎。小女子只是僥倖得遇良師指點,才有些許成就。比起李龜年叔叔的教導,我還差得遠呢。”
那位權貴聽了裴興奴的話後不禁大為驚訝:“哦?裴姑娘的老師竟然是李龜年先生嗎?那可真是了不起啊!李先生乃是當朝的音樂大師,能夠得到他的指點,裴姑娘的成就自然非同一般。”
裴興奴聽了那位權貴的話後心中暗自得意,但她並沒有表現出來。她知道自己的路還很長,需要繼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於是她謙虛地向那位權貴致謝後便告辭離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裴興奴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她不僅成為了長安城裡最受歡迎的歌女之一,還經常被邀請到皇宮中為皇室成員演奏。她的才華和美貌讓她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然而,裴興奴並沒有因此而迷失自我。她始終保持著謙遜和低調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都彬彬有禮、不卑不亢。她的品德和修養也贏得了眾人的尊重和敬佩。
在裴興奴的成長道路上,李龜年始終是她最堅實的後盾和支持者。他不僅為裴興奴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還經常抽空指點她的技藝。在裴興奴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會給予她最大的幫助和鼓勵。在裴興奴取得成就時,他也會為她感到由衷的高興和驕傲。
裴興奴非常感激李龜年叔叔的養育之恩和教導之情。她知道自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李龜年叔叔的悉心教導和辛勤付出。因此,她更加努力地學習各種技藝,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希望能夠為李龜年叔叔爭光添彩。
此後,李龜年便像是對待親生女兒一般,將裴興奴精心培養。他深知裴興奴的才情和潛力,時刻關注著她的成長和進步。他不僅在生活上給予裴興奴無微不至的關懷,更是在藝術上對她進行嚴格的指導和訓練。
裴興奴稍大一些的時候,李龜年便將她送到了許合子的門下學習。許合子是唐玄宗時期紅極一時的歌伎,她的嗓音甜美,容貌出眾,被譽為皇家一級女歌手。裴興奴對於能夠拜在許合子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