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 國藩行前,再召直隸總督李鴻章,道:天津教案、江馬遇刺、左公剿茴三事併發,少荃以為,孰為緊要? 李鴻章道:啟稟恩師,天津教案,恩師業已釐定是非,少荃只須蕭規曹隨,賺一便宜。兩江地大物博,恩師至,一切迎刃而解。惟西疆邊陲,已被賊匪阿古柏侵佔五載;英、俄二夷,攛掇其後,亦是虎視眈眈。然甘隴之茴亂,左公久拖不決;鴻章以為,長此以往,西疆凶多吉少。 曾國藩道:少荃差矣!左宗棠在,西疆無恙。左宗棠督兵十載,竟無一絲一毫之貪跡;為國盡忠,以左宗棠為冠,大清國幸有左宗棠也。 李鴻章道:惟此次西北剿匪,左公甚是踟躕。 曾國藩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左部糧餉不繼,徒乎奈何!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當今世上,兵戰造詣,超越左宗棠者,寥寥無幾。劉銘傳後來居上,亦乃曠世難逢之帥才,然其不甘人下,故易退難進。 李鴻章道:恩師所言極是,劉省三兵戰得方,恃才而傲,愈發桀驁不馴。吾必再行督催,促其砥礪奮進。劉部現置無事之地,徒耗光陰,恩師可否言說一二,調其於左公麾下,以效死力。 曾國藩道:不可!人以群聚物以類分,左宗棠平生惟一信服之人,胡林翼也;二公縱談闊步,氣豪萬夫,狂謂世人皆無才;縱如駱秉章者,左宗棠尚且以傀儡呼之。劉省三才氣無雙,然性情孤傲;左、劉共處,冰火不相容也。再者,世上哪有什麼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爾與左彼此相輕、互相制衡,方可相安無事;倘若擰作一股,禍患自生。 李鴻章道:恩師金玉良言,鴻章必當銘記。 曾國藩道:當初金陵得克,吾擅裁湘勇,本意將心傾付明月;奈何五六年來,備受挫辱;吾數十萬湘楚健兒今若雄峙江表,安有江馬遇刺之齷齪事情。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自古一理;吾湘之前車,爾淮之後轍也。 1870年12月12日,曾國藩遊移三月,終抵金陵,赴任首日,怒斥安徽學政殷兆鏞:爾主持鄉試,妄以《若刺褐夫》做題,蠱惑學子,詆譭疆圻重臣,爾知罪乎? 殷兆鏞道:鄉試事關國家人才選拔,萬千諸事,皆可作題,卑職決無影射之意,懇請曾大人明鑑。 曾國藩道;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刺殺王侯將相,如刺殺一布衣白丁;爾借題發揮,誤人子弟,實屬可恨!待吾奏請聖上,褫爾職治爾罪,看爾如何逍遙。速傳本督令,即日起,有關前馬督遇刺一案,無有確鑿證據,膽敢再言漁色負友、通茴賣國、買兇行刺者,嚴懲不怠! 是夜,曾國藩私會江寧布政使梅啟照,師生禮畢,梅啟照道:馬新貽遇刺一案,想必恩師已有定論。 曾國藩道:平心而論,馬新貽確屬良吏能臣。於公於私,吾應秉公辦案,為馬大人昭雪沉冤。然此案玄機重重,一著不慎,兵燹復起於江南。 梅啟照道:恩師所言極是,滿將魁玉、漕督張之萬隱而不發,亦為此故。 曾國藩道:想當年,發、捻交乘,馬新貽追隨袁甲三,力保臨淮,堅守蒙城,厥功甚偉;爾後擢任督撫,持躬清慎,治防井井,所在有聲。然近年以來,其卻不諳時務,一味標新立異;《周易》革卦曰: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馬大人之君子豹變,終不敵仇家挾嫌報復也。 梅啟照道:恩師高見,恩師一錘定音,江南復熙熙而攘攘,吾大清之福也。 曾國藩道:江案錯綜複雜,二滿漢重臣半年不得其解,吾何許人也,安敢一錘定音!世間萬事自有因果報應,筱巖兄且隨吾漫步江南,靜候兩宮訓示。 曾國藩赴任月餘,杳無確音,慈禧太后心憂。 太常寺少卿王家碧上疏:江蘇巡撫丁日昌之子被案,應規馬新貽查辦,請託不行,致有此變。 恭親王奕欣怒斥王家碧牽強附會。 慈禧太后道:前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一案,熬審半載,並無確音,坊間卻有漁色負友、通茴賣國、買兇行刺、挾嫌報復四音聒噪。 慈安太后道:這買兇行刺,又有丁日昌買兇、湘將黃翼升買兇、反洋教者買兇等三種傳言。 慈禧太后道:煌煌大國,如此任由謠傳,成何體統!務必遴選一得力大員,會同曾國藩,周密審辦,儘早結案。 奕欣道:啟稟皇上、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刑部尚書鄭敦謹清廉公正,升堂斷案無不精通;鄭至江南,大有裨益。 慈禧太后道:速傳諭旨,著再派鄭敦謹馳驛前往江寧,會同曾國藩將全案人證,詳細研鞫,究出實在情形,從嚴懲辦,以申國法。鄭敦謹隨帶司員,刑部滿郎中伊勒通阿、刑部漢郎中顏士璋,著一併馳驛,與候補道孫衣言、袁保慶一道,鹹與會審。鄭敦謹南下之前,務必進宮陛見。 1871年1月7日,刑部尚書鄭敦謹應召入宮。 慈禧太后道:聽聞爾為官清廉、鐵面無私,升堂斷案無所不能;前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