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 勝保怒疏:每當進攻吃緊之時,琦善已傳撤隊。奴才雖晝夜督陣,而為所牽制,孤力難成。其意似不欲奴才在揚目擊克復。琦善之為人,才具似裕,不免矜伐,少能容物,頗不虛心,遇事多疑,惟恐人居其右。每遇摺奏,百端改竄,極力鋪張。但求自立腳步,不計實功,而不知暗中貽誤已甚矣,以致揚城賊匪未能迅就掃蕩,實為可惜。 琦善不以為然,亦疏:大股匪眾盤踞江寧、鎮江、揚州,三城恃為犄角。臣與向榮分攻江寧、揚州。南北之軍皆在陸路,聲勢既難聯絡,其水路艇船又遠在鎮江。現江寧、揚州擊敗之賊往來江中,無所阻擋,且浦口、六合、儀徵等處,隨在皆可登岸。賊若由江寧而至鎮江,計程尚隔一百八十餘里,若到浦口等處,則對江徑渡,一水相通。況鎮江續調上海艇船一經到齊,攔截大江,則逆蹤不能南竄,勢必群趨北岸。浦口、六合、儀徵防兵甚單,僅有馬隊,無步隊,不能收相輔而行之益。為今之計,與其分兵遠防,莫若合兵迎剿。仰懇天恩,迅速添兵北路綠營官兵,兼程前赴浦口、六合、儀徵,使逆賊知我有備,不敢萌北竄之心。?<!--17K::-->喜歡百年爭戰()百年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