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1 / 2)

小說:百年爭戰 作者:路人四九

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 慈禧太后接李鴻章奏摺,思索再三,復傳諭曰:曾國藩著回兩江總督本任,暫緩來京陛見。江蘇巡撫李鴻章著授為欽差大臣,專辦剿匪事宜。張宗禹逆匪進逼華陰,左宗棠、喬松年務必火速入陝。 曾國藩接旨,奏曰:即日即交卸欽差大臣關防,齎送徐州,交李鴻章行營。欽奉諭旨,飭臣竟回本任,臣自度病體不能勝兩江部督之任,若離營回署,又恐不免畏難巧取之譏,請仍在軍營照料一切,維繫湘、淮軍心,庶不乖古人盡瘁之義。 慈禧接奏,諭曰:曾國藩請以散員仍在軍營自效之處,具徵奮勉圖功,不避艱險之意。惟兩江總督責任綦重,湘、淮軍餉,尤須曾國藩籌辦接濟,與前敵督軍,同為朝廷倚賴。該督忠勤素著,且系朝廷特簡,正不必以避勞就逸為嫌,致多顧慮。 趙烈文觀瞻諭旨,謂曾國藩道:滌帥遲不回署,李少荃難以欽任,煩請三思而行;沅甫彈劾官文,滌帥切勿袖手。 曾國藩道:徐州距此六百里之遠,吾若驟撤,此地虛空一片;且待前方稍有勝機,再論去留。凡權要之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沅甫糊塗,左帥雖橫行一時,尚未彈劾如官文、胡加玉之顯貴者。吾即上疏,大加褒揚官督之餘,嚴斥沅弟蠻橫,以為轉圜。 賴文光與張宗禹別後,穿越黃河古道,再返魯西南,自鄆城至沛縣,自北而南,縱跨四百里,往返攻撲運河防線,鏖戰月餘,無能破防。 賴文光謂魯王任柱道:妖軍四散,曾妖孤駐周口境內,何不速去圈圍,取妖狗頭,一了百了。 任柱道:擒賊先擒王,事不宜遲。 賴、任言罷,即集全軍,千里奔襲,五日即抵陳州城下。 曾國藩急遣親兵迎擊。 趙烈文道:啟稟滌帥,賊勢浩大,不可輕出,負城頑抗,以待援軍。 曾國藩道:鮑超霆軍屯駐荊紫關,防張捻回竄;劉松山湘部由汝、洛北進,力保黃河,扼張犯晉;二部皆不可撤。銘軍炮隊輜重巨,十日難至。周盛波、張樹珊二軍,亦是一二日行程。吾若示弱,匪必猖獗;傳吾軍令,親兵營速出城外,鑼鼓喧天,列炮結陣,以懾敵膽。 曾兵氣盛,賴文光不敢接戰,遂泅渡沙河,一路長驅南下,直奔湖北而去。 曾國藩急飭周盛波、張樹珊二軍躡蹤追剿。 12月初,劉銘傳率銘軍追至周口,謁見國藩,客套幾許,銘傳急欲入鄂。 曾國藩不允,道:銘軍往返奔波,疲勞太久,歇息三五日,赴鄂不遲。去歲以來,省三克復黃陂,鏖戰濟寧、雉河、阜陽、扶溝,戰功最偉,勞苦尤甚。吾即五案並保,為省三開單請獎。 劉銘傳道:啟稟滌帥,劉某無能,剿匪無力,致使滌帥功敗垂成。 曾國藩道:無關省三事,所謂廟算有遺,良圖不果,降齡何足!賴捻入鄂,氣數盡矣!盛、樹二軍已先行追剿;郭松林、彭毓橘二部正於德安堵截;劉秉璋軍至,省三即與其合為一路,揮師入鄂;張捻如不回返,鮑超霆軍,亦可入鄂接應;另,李昭慶一軍,亦由皖赴鄂,夾擊賊匪。 劉銘傳別後,國藩再疏:欽奉諭旨,恭折馳報,再陳下悃,仍請開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缺…… 未幾,國藩附片又奏:賴、任一股竄擾孝感,鄂軍接仗獲勝,檄調劉秉璋與劉銘傳合為一路,探蹤追剿。吏部主事錢應溥在營效力,請加四品卿銜。去歲劉松山、張詩日等軍在西華、上蔡、新野等處大勝,匯案請獎。酌提安徽丁漕,加該省兵勇之餉…… 慈禧太后接奏,怒曰:曾國藩剿匪無力,竟扯雞毛蒜皮。速傳上諭:曾國藩當仰體朝廷之意,為國家分憂,豈可稍涉疑慮,固執己見!著即懍遵前旨,剋期回任,俾李鴻章得專意剿賊,迅奏膚功。 兩宮諭旨切責,曾國藩不得不從,思忖再三,奏曰:臣即遵旨回駐徐州,暫接兩江總督關防。臣病體未痊,仍懇另簡江督,而臣以散員效力行間。至中外交涉事件,素未講求,請旨令兩淮運司丁日昌護理通商欽差大臣關防,必能有裨時局。 趙烈文再勸:啟稟滌帥,探報,張宗禹逆匪,圍攻華陰月餘,現已渡過渭北;鮑超自請移師赴鄂,先剿賴、任一股。戰事緊急,煩請滌帥速與李鴻章交接。 曾國藩道:前方危急,吾豈能置之不理。速傳吾令,劉松山、張錫嶸等速由潼關入秦,躡蹤追剿;張逆倘不復返,鮑部即行赴鄂。 趙烈文道:滌帥欽任已卸,若有勝仗,功在李少荃名下;然戰事倘有不順,滌帥必為他人作嫁衣裳。 曾國藩道:吾豈不知,臨近年關,不便妄動;年關一過,即行赴徐。鮑超霆軍南下,會合銘、盛、樹及郭松林、彭毓橘五部,湘、淮二軍,合有七萬餘人,於鄂東會剿賴、任逆匪,其之盛狀,不能親歷,甚撼甚憾! 慈禧太后接奏,怒曰:曾國藩不識好歹,以病為因,屢屢推卻;江督之任,哀家倘若賜予他人,其睚眥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