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至,粵官民齊歡共喜,倚為長城。則徐亦喜,前年,則徐湖廣總督任時,楊芳為湖南提督,二人甚熟。 楊芳遵道光帝“先嚴加防禦,待奕山、隆文到粵後,再大加撻伐,極力攻剿。”旨,只加強戰備,不做進攻之算。 道光帝聞琦善割地,怒諭:膽敢背朕諭旨,仍然接遞夷書,代夷懇求,實處情理之外,是何肺腑?無能不堪之至。擅割相港,遺臭萬年之舉。陳連生父子忠魂,汝將何以對之。即可革職鎖拿,查抄家產,解京問罪。 義律不知清人變故,三日到後,又等兩日,不見五大人簽字,遂令泊麥縱艦猛攻,獵德、二沙尾、大黃滘炮臺旋即拿下,廣州城一覽無餘。伯麥欲乘勝攻城,義律叫停,坐等琦善乞和,兩日無訊,義律遣一船問詢,途經鳳凰岡,清軍開炮;英船不敵,退。 楊芳上奏:勝夷一場。 楊芳扼敵,則徐欣喜,問詢制敵之道。 楊芳道:“夷炮恆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實地,而夷在風波搖盪中。主客異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術伏其內。遍收馬桶、溺器,盛女人糞便穢物,沿江佈滿,且將馬桶、溺器之口對夷艦炮口,此可破夷炮之邪術。如不破,則如三國赤壁,以火攻之。” 則徐道:火攻或可,餘則邪說。 琦善杳無音訊,義律繼續攻擊,鳳凰岡、永靖、海珠、西炮臺相繼攻破。3月18日,英軍登陸廣州,佔領十三行商館,升英國國旗。 一日之內,丟八炮臺,亡二百多官兵;英僅六人受傷。楊芳懼。再派餘純保議和通商。 義律允准。 伯麥道:“清人反覆無常。” 義律道:“我為自由貿易而戰。廣州打爛,清人皆亡,與誰貿易?” 楊芳為保廣州,擅自通商,自知其罪,為免蹈琦善覆轍,遂與廣東巡撫、將軍聯名奏報:虎門已失,近省獵德、大黃滘等處被佔,廣州已無屏障。官兵雖有八千,但不習水戰。半月以來,英夷不攻廣州,實戀通商。夷貨船載洋米十萬擔,粵東產米不多,可見英夷並非包藏禍心,莫如權作變通,先允港腳到廣貿易。 道光帝接奏,憤曰:“一派胡言,朕只知一個剿字。如僅為貿易,朕何必如此調兵遣將?楊芳、怡良革職留任,待奕山、隆文到日,合力同心,共籌謀劃,剿殺英夷。” 1841年4月10日,奕山到粵,駐足韶州,上奏道光帝:如先到廣州,拒絕通商,夷必攻城,現各省兵力未全,恐難應敵,不如先於韶州待大軍集結,妥當之後再赴廣州。 道光帝諭曰:戰事瞬間萬變,朕不遙制。奕山、隆文等妥籌密商,一俟續調官兵炮位足敷剿辦,水勇快艇足資遣用。乃仍遵前旨,斷其後路,四面兜擒,克服相港。 13日,奕山抵達廣州,謂祈貢、楊芳、隆文道:“百年侵浸,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不可重用;待湘、川、黔、瓊等七省聯軍到齊,方可大加撻伐。” 一月後,各省援軍至粵,奕山督飭1700精兵,夜襲白鵝潭。英人無防,兩船被毀,三士兵傷。 奕山六百里急奏:5月23日夜,奴才督兵船百餘,載火箭、硫磺、硝石等易燃物,燒白鵝潭逆夷大船六,小船十餘;毀二沙尾小船數只;逆夷被斃及溺水者無數。 楊芳不以為然,竊嘆:“小題大做,哄欺瞞騙,事且敗而局難收。” 義律亦恨奕山、楊芳出爾反爾,飭命再攻。英艦得令,狂轟廣州西炮臺,一小時即破。英軍登陸,再佔十三行。另一隊英軍,沿珠江西側水道,直攻廣州城北越秀山,次日佔領四方炮臺,居高臨下,炮轟廣州城。 奕山督率兵勇,頑抗;楊芳更是孤立城頭迎炮火怒罵:“醜夷!要打死老子耶!” 兩日之內,清軍亡五百,傷一千;英軍僅九死八十傷。奕山不敢再戰,豎立白旗,遣廣州知府餘純保與義律議定廣州和約。 條約五款,一、三位欽差大人與各省官兵,六日之內全出城外,遠往二百里外駐紮。二、賠銀六百萬兩,明日先繳一百萬兩,自明日起,七日之內,務必繳清。三、英兵佔據各處,仍行據守;待款項繳清,炮臺奉還,兵船亦退出外洋。四、各館被掠諸件,須於七日內如數賠還,並十九年誤燒呂宋船一事,亦要七日內賠還。五、此各端須要廣州知府奉有三位欽差大人會同廣州將軍、兩廣總督部堂、廣東巡撫部院六位會銜公文,令其代行議定依議辦理,方為妥善。 約籤之後,奕山率軍退出廣州城,於六十里外安營紮寨。義律收得一百萬賠償,但等剩餘五百萬結清,亦退城南下。 5月29日,一撮英軍閒來無事,擅下四方炮臺,竄擾三元里,刨墳塋辱婦人,附近一百零三村鄉民暴怒,拎鋤持棒,圍英軍於牛欄崗,恰逢狂風暴雨,英人槍炮啞火,鄉民乘勢圍毆,打死七英軍,傷四十二。英主力來援。鄉民忿發,又圍英軍於四方炮臺。義律驚恐,照會奕山:如不能全身而退必毀約屠城。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