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城外諸壘,城西之望城岡,扼要突出,必先拔之。吾令,婁雲慶部,即出林岡;陳得勝部,即出宜口,埋伏於望城岡城下;宋國永、周永勝、王衍慶三部,同發並擊,力戰而退,誘敵出岡。黃慶督率十營,待望城岡敵至,即行兩翼包抄。望城岡危,寧郡守賊必出而救援;待敵傾出,韋志俊部,即刻遊走後路,截斷賊軍歸途;賊軍後路被截,必然大亂;婁雲慶、陳得勝部,趁機再行包抄,徹殲楊輔清賊軍,攻取寧郡。 1862年6月11日,鮑超發令攻擊。 望城岡太平軍出壘迎擊,反遭伏擊;輔王楊輔清、襄王劉官芳出城救援,亦陷重圍,鏖戰一日,折損無數;楊劉無奈,只得盡棄外壘,入城自保。 霆軍趁機四面困圍,梯城而攻,連擊五日,無果。 6月22日,保王童容海,奉李秀成軍令,督率六萬大軍,洶洶來援。 鮑超無懼,密召降將張遇春,面授機宜。 張遇春攜鮑密令,乘興而出,乘興而歸,言童部願剃髮反正,一心為國。 鮑超亦喜,卻謂眾將道:城高牆闊,屢攻不得;援賊亦至,孰能奈何?昔之多龍鮑虎,已然往事矣。?<!--17K::-->喜歡百年爭戰()百年爭戰。